最近,因为一次朋友聚会,萧教君终于见到了“失联”快一个月的好友晓涵。发现她憔悴许多,黑眼圈很重,感觉像连续加班了一整个月。
关心了下她的情况才知道,原来她的女儿暖暖,前段时间得了肺炎,反复高烧、频繁咳嗽,全家都被搞得心力憔悴。
近期冷空气频繁来袭,医院的儿科又人满为患,很多都是带孩子来看感冒的、咳嗽的、发烧的。每年的这个时候,季节交替气温骤降,孩子就比较容易生病。儿科医生说,每年秋冬季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轻微的引起感冒咳嗽,严重的则会引发肺炎。
肺炎,这种大多数人并不陌生的病,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一谈起肺炎,只要经历过的孩爸孩妈都心有余悸。
家长一
生这个病,孩子高烧反反复复,平时的“小魔王”蔫头耷脑,整天昏昏沉沉的,看得真是心疼。
家长二
这肺炎一得起码就得十天半个月,有的时候拖拖拉拉要一个多月。不到30斤的小人儿,一场病直接掉了五六斤,小脸都尖了……
家长三
肺炎不仅可怕,而且它还会引起中毒性脑炎、全身弥漫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致命!
引起肺炎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中,肺炎链球菌作为最早被人类战胜的病原体之一,其引发的重症肺炎和侵袭性疾病往往被大家忽视。
初生婴儿可以从妈妈体内获得母传抗体,保护其免受疾病侵害。但随着宝宝长大,母传抗体逐渐消失并在宝宝6个月大时降至最低水平,而此时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力极低。因此,初生至2岁间的儿童特别容易中招肺炎球菌疾病,因缺乏相应抗体,身体免疫力较低,很容易遭受各类病菌的侵袭,当中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肺炎球菌。
通风、洗手、少出门都做到了,
宝宝为何还得肺炎?
治病不如防病,保持宝宝身体健康预防应永远大于治疗。要预防儿童肺炎,房间要保持通风,要勤洗手,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肺炎盛行的季节注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游玩,不要让孩子接触已感染的儿童和成人。
有的家长就问了,这些我都做到了,为什么宝宝还是得了小儿肺炎呢?
这是因为,肺炎球菌是一种寄生在人类鼻咽部细菌,经呼吸系统飞沫传播,传播形式隐匿,小于5岁人群携带率为27%~85%,在发展中国家可高达85%。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传播形式隐匿。
当抵抗力下降时易侵袭而入,肺炎球菌可透过黏膜防御体系从咽喉部逐步扩散,它可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炎,可穿过血脑屏障引起细菌性脑膜炎,也可穿过肺泡上皮细胞、侵袭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所以,即使宝宝不出门,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室内的空气污染,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携带的病菌。因为,细菌是无处不在的。
预防小儿肺炎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目前,抗生素治疗仍然是肺炎球菌性疾病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肺炎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和复方新诺明等,都可产生明显的耐药性。我国肺炎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发生率均高于发达国家。这些情况都导致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病程加长,治疗费用也相应增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
那预防宝宝肺炎的有效手段是什么呢?
其实,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非常有效又经济的一种手段。
儿科医生特别提醒,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是肺炎球菌主要攻击的对象。孩子出生时,携带着来自母体的免疫保护性抗体,对常见的疾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6个月以后,这些来自母体的免疫力逐渐消失殆尽,孩子就进入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阶段,在这个高危阶段到来之前及时给宝宝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新生儿从6周龄即可开始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在6月龄内完成3针接种,并且在12-15月龄期间注射加强针。同时配合纯母乳喂养、科学均衡喂养、室内勤开窗通风,这样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童年。
11月12日,是第十个“世界肺炎日”。希望大家一起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