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每年一度的流感季即将来袭,这也使得很多家长感到十分焦虑,生怕自己家的宝贝会感冒发烧。而现代人家里都有自己的“小药箱”,药箱里装的要么是应付常见病的各种药品,要么是先前生病吃药攒下来的零碎集合。不少家长为了预防感冒,便从这样的“小药箱”里给孩子掏出了感冒药、板蓝根、维生素C片。
在此要郑重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这样做!
健康人吃药物或者保健品,并不能帮他们预防感冒,甚至还会伤害身体!
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感冒西医一般会把感冒分为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病毒性感冒引起,大概会占到感冒的80%以上,还可以把这种病毒性感冒分为流感型感冒和普通型感冒。
细菌性感冒是指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细菌性感冒主要表现为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普通型的感冒往往症状比较轻,发热也不是很高,会出现咳嗽、咳痰、咽喉肿痛、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治疗起来会比较容易。身体比较好的情况下不需要用药物,大多数也会自愈。
而流行性病毒性感冒症状会比较严重,全身会感觉到酸痛、发热,温度也会比较高,会突然发病,是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来积极治疗,也需要对症支持治疗。
因此,家长需要明确孩子得的究竟是什么感冒才能对症下药,切不可一把药灌给孩子!
这些东西吃了都不能预防感冒大部分感冒症状是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系统来消除的,而大部分感冒药并没有治疗的作用!感冒药中的各种成分,主要作用是缓解各种感冒带来的症状,更别说预防感冒了。
临床常用的抗感冒药包括氨酚烷胺胶囊或者氨咖黄敏颗粒等,他们其中大多数含有抗炎药的成分,来起到退烧、止痛的作用。同时,这些药物还会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这种抗过敏的药物,起到缓解鼻塞、打喷嚏等症状的作用。
但是,这些抗感冒药物的成分可能会导致的副作用,最典型的就是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反酸、烧心、上腹饱胀、食欲不振等表现。长期服用还有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溃疡甚至是出血的症状。
另外,马来酸氯苯那敏这种成分,在服用期间会导致人明显的困倦、乏力,想要睡觉的这种表现。所以抗感冒药只是可以短期的服用来对症治疗,是不可以长期服用。
另外板蓝根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对于预防感冒并没有效果。而且,板蓝根药性寒凉,健康的大人服用都有可能刺激肠胃,如果是体质较弱的孩子吃了,很有可能因此拉肚子,本来没病反而闹出病来。
很多家长们还会盲目烹煮中药,甚至轻信所谓的中医偏方。然而中药和西药一样,都是药物,如果胡乱服用同样会造成永久性肝肾损伤。况且,感冒在中医理论中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等,中医大夫会在“望闻问切”后根据不同的感冒类型抓药,家长们自己又怎可乱来。
部分家长还会使用益生菌、牛初乳、蛋白粉或保健品为孩子提高免疫力。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
预防孩童感冒,还在于日常小事小孩子爱生病,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处于不断发育和完善成熟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不是天生就是完美强大的,是通过一次次和疾病的抗争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偶尔一次并不严重的小感冒,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孩子在与感冒对抗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会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1、教育孩子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2、告知孩子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
3、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容易滋生感冒病毒。教室是易传染感冒的地方,应及时主动开窗通风,另外可以用淡盐水使鼻子经常保持湿润阻隔感染。
4、让孩子多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体中带走,防止脱水症(脱水症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当然,温水便可,不能太烫。
5、带孩子参加有氧运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慢跑等,可极大增强孩童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最后要再次强调,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无法预防感冒,千万不要随便给小孩子吃成人的药物,不要因为大人的无知而害了孩子!
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网络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
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友情提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