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8个月的七宝近来发热,体温波动在38.1-40.5℃之间,腹胀,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稍高,余均正常,流感无异常。孩子服药困难,服药后出现呕吐,七宝的爸爸妈妈也很焦虑,又不愿给孩子输液,遂制定中药治疗方案:中药熏洗+中药灌肠,治疗三天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
孩子生病大多是发热、咳嗽和腹泻,家长对于发热特别着急。而孩子的发热很多都是病毒感染,烧起来很凶,有些是自限性疾病。给孩子喂药是宝妈们最头疼的事,一家几口人全上阵,孩子哭得天昏地暗......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中医外治法。
中药药浴是使用退热的中药进行全身熏洗,一方面药物可以透过皮肤吸收进行治疗,另一方面药浴的物理降温也能退热。
中药灌肠肠道给药和口服药一样能吸收药物,中药灌肠用于口服药物困难,大便偏干,肠道有燥热,结合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清大肠来泻肺热,且肠道粘膜丰富,对药物吸收充分,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穴位贴敷中药敷涌泉穴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主要穴位,能退热开窍,所以对于小儿发热神昏有很好的效果。
李艳红: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并举治疗小儿积食、发热、咳喘、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小儿遗尿、肾炎、紫癜、反复感冒、腹泻、癫痫、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脑瘫等。联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