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能让成年人快乐,但对宝宝而言,是快乐和危险并存着……
一般来说配方奶会作为必需品陪伴宝宝到三岁,因此奶粉选择一直就是让宝妈们头疼的头等大事。而随着今年2月份,新国标出台,明确规定1、2段奶粉中将不允许添加果糖和蔗糖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很多宝妈惊呼,我的奶粉里含糖怎么办,还能给宝宝喝吗,会不会已经对宝宝造成了危害?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奶粉中的——糖!01
过犹不及
宝宝摄糖要注意
细心的宝妈们会发现,奶粉配料表的前三位一般都要糖,除了乳糖外,偶尔还会看到果糖、白砂糖、固体玉米糖浆等等。这也说明了糖是奶粉中不可或缺且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它和脂肪、蛋白质并称为宝宝健康成长所必须的三大营养素,而且糖经过消化后,可转化成热量,是宝宝所需能量最主要及最简单的来源。只有天然糖分的食品对宝宝的健康有益,给宝宝食用含有过多添加糖的奶粉容易给宝宝的健康造成以下不利影响:①降低奶粉营养价值奶粉中糖分过多,并不能为奶粉等食品提供任何营养价值,只是增加了无用的热量,而且会降低奶粉本身的“营养浓度”。②引发婴儿肥胖过度摄入糖分其实就是过度摄入热量,当体内热量摄入过多,就会引起儿童肥胖,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③影响宝宝牙齿发育含“糖”过度的奶粉会损害宝宝的牙龈,增加宝宝得龋齿的风险。④导致宝宝挑食偏食过甜的奶粉会让宝宝产生依赖,当宝宝习惯那个甜度后,很难喜欢上没那么甜的奶粉和辅食,从而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取,导致宝宝挑食或者偏食。02
奶粉中的糖
分清天使和魔鬼
虽然过度摄入糖分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别担心,并不是奶粉中的“糖”都是坏的,我们要学会分辨其中的天使和魔鬼。01
果糖和蔗糖
果糖做为一种提炼自各种水果和谷物中的糖类,一般会与葡萄糖结合使用,甜度较高;蔗糖又叫砂糖、白糖,是通过甘蔗或甜菜等植物加工而成的一种常用的甜味剂。无论是果糖还是蔗糖,宝宝食用过多,容易出现蛀牙,造成肥胖,不吃辅食,更严重的,对于患有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的宝宝来说,果糖具有潜在的生命威胁。因此,新国标才会明确规定1、2段奶粉中将不允许添加果糖和蔗糖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02
乳糖
乳糖作为一种双糖,它来自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对宝宝发育有着诸多好处:①帮助大脑神经发育乳糖进入体内后会分解变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除供能外,还对宝宝日常的新陈代谢、组织的合成等有重要影响;半乳糖能促进宝宝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②减少便秘、腹泻乳糖作为双糖,能有效促进小肠内有益菌的生长,而这些有益菌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同时,还可以抵抗腹泻、减少便秘等;③促进钙的吸收乳糖会作用于粘膜细胞,促进钙的吸收,没有乳糖就无法吸收钙;④减少龋齿、偏食、挑食等的风险乳糖属于天然糖,口味更清淡,与各种添加糖相比,不易造成宝宝偏食、挑食、嗜甜的习惯。03
其他
除了果糖、蔗糖和乳糖,还有一些糖,妈妈们也需要了解一下:低聚半乳糖,可以帮助改善孩子的消化功能;低聚果糖,能促进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吸收,甚至还可以调节血脂、免疫,抗龋齿;低聚木糖,减少便秘。玉米糖浆,和蔗糖类似,不利于宝宝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麦芽糊精营养价值低;葡萄糖,不宜过量,不利于宝宝味觉发育,严重可导致厌奶。03
品牌大巡点
“糖分”早知道
说了那么多,但并不是每个妈妈都有时间和精力,详细地去比较和选择糖分适合的奶粉,于是胖虎妈吐血整理了一下妈妈们用得比较多的几大品牌奶粉的“糖分”,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①含白砂糖目前完达山、雅培、艾倍特、南山等8款2段奶粉均添加了白砂糖,这些奶粉都符合目前的现行国标,属于规范产品,但并不符合年即将开始实施的新国标要求。②其他糖类目前蒙牛雅士利、合生元、美赞臣、雀巢、雅培等5款2段奶粉部分系列添加了乳糖以外的不同类型糖类。相信通过这篇文章,妈妈们对奶粉中的糖都有了一定的认知,总的来说,乳糖是首选,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糖能替代乳糖的作用,因此在奶粉选择上也应该首选乳糖配方的婴儿配方奶粉哦。(温馨提示: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考虑无乳糖的配方奶粉,也可以考虑在每次喂养前给宝宝口服乳糖酶。)欢迎留言给我你会因为什么给宝宝更换奶粉呢?快在下方留言分享吧~科学带娃,陪伴成长,胖虎妈育儿系列回顾↓↓↓宝宝光脚导致肺炎?打脸长辈们的科普文来啦!砸烂十几个玻璃奶瓶,也不愿换PPSU!微塑料真那么可怕?宝宝牙齿还没长就坏了?护牙,从零岁开始宝妈必看!配方奶新国标出炉,家里的奶粉还能喝吗?“饭渣”娃逆袭记!用对方法,宝宝吃饭也可以很简单千万别坑娃!这些情况下,宝宝发烧到38.5℃都不怕你家娃多大开始学走路?避开这3个坑,走得好走得快青青爱娃记专注0-6岁宝宝成长
一个科学养育,爱与陪伴,快乐启蒙的平台。
监制:青青;主编:胖虎妈。
我们是某知名亲子游平台和幼教平台的主编和运营,集合多位职场高管妈妈、教育机构校长和生活美学家的带娃经验、先进教育理念、育儿科普。赋能所有妈妈们:育儿快乐,身心愉悦。
青青监制的还有另一个3-12岁育儿号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