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一位姓叶的内科医生上班了吗?他办公室在几楼?”“阿婆,您问的是叶主任啊,他七点半就到了,诊室就在二楼,找他看病的人较多,您赶快去挂号。”医院一楼的导诊台,护士耐心地向一位前来问诊的步履蹒跚的老人说道。
医院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每天慕名而来找他问诊的病人有本地的,也有来自县外、省外的,他不仅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信任,同时作为泉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他牢记使命和担当,积极为民代言,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心系患者情系病人健康年,叶高扬从福建医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医院从事一线临床工作,至今已有37年。由于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精确的诊断技术,再加上熟练处理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叶高扬门诊的工作量一直排在全院前列,在院、市、医院行风评比电话回访中,他的技术水平、医疗态度曾多次受到表扬。
三十几年来,他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处处为病人着想,每天就诊的病人很多,为方便病人,他经常不能按时下班,加班加点也成了常态。特别是遇到重症病患或者紧急事件,有时需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大汗淋漓,叶高扬也都坚持到完成任务才休息。有一次遇到永春一个边远山区山体滑坡,为了抢救伤亡人员,他一直在现场工作到凌晨一二点才回家,第二天仍然坚持按时上班。他的手机从来都是24小时不关机,无偿地为病人在电话、信息中答疑。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大,国家对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后遗症、慢性心功能不全、慢阻肺的管理越来越重视,慢性病的特性医院为主进行管理。如今,叶高扬已把工作重点放在慢性病的管理上,不断为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预期寿命而努力,他经常挤出宝贵休息时间走访其它名医名院,交流心得,取长补短。
冲锋在前值守抗疫最前线年,一场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打响。医院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和永春新型冠状病毒医疗抢救小组第二组成员的叶高扬,在做好本科室疫情防控治疗工作的同时,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疫情就是战情,义不容辞。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出诊通知后,当天中午,叶高扬便迅速准备医疗工具,简单的吃了几口快餐,不到10分钟就出发前往玉斗分院进行会诊,综合分析各项病例的指标,直到下午3点多,才诊断排除非“新冠肺炎”病例后返回,这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劳碌工作的一个小缩影。他说,在隔离病房工作时要穿防护服,不能吃不能喝,甚至不能上厕所,要预先带“尿不湿”,加上工作强度大,没一会就汗流浃背,很辛苦。
叶高扬参与疫情防护指导、会诊多次,其中确诊“新冠肺炎”2例、排除4例。至今,他仍按专家组轮值及总医院参与患者的诊断、筛查和治疗等工作。
挥洒热血倾力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出色的工作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叶高扬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和一系列荣誉。他现任泉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担任中华医学会泉州内科学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委员、泉州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一、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第一届心衰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叶高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牢记为民宗旨,积极为民发声,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他积极参加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种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在每次市人代会和代表活动前,他都认真与群众沟通,收集意见,在大会审议和代表活动时,把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反映出来。叶高扬平时病人多,很难专门抽时间去走访群众,他就利用和病人接触的机会,和病人及其家属拉家常,通过和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自担任市人大代表以来,他领衔或参与附议联名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卫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落实福建省政府关于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提高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待遇的两点建议》《关于扶持永春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等代表议案和建议10多件,每条建议都关乎民生、积极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鼓与呼,体现了一名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责任意识。
叶高扬表示,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今后将继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y/1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