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肺炎 > 小儿肺炎治疗仪 > 正文 > 正文

谢克强医生科普咳嗽用药大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27 11:26:57
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

一、儿童用药基本原则

1?咳嗽的治疗取决于孩子咳嗽的原因。

根据病程的长短,儿童咳嗽分为急性咳嗽(病程在2周以内)、亚急性咳嗽(病程在2~4周)和慢性咳嗽(病程超过4周),治疗不完全相同。

(1)急性咳嗽:<2周

病因相对简单,多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2/3患儿2周内痊愈,以对症治疗为主。

(2)亚急性咳嗽:≥2周,<4周

多为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感冒后咳嗽,部分为病毒合并细菌感染。首先要明确咳嗽是否继发于先前的呼吸道感染,并进行经验性治疗。

(3)慢性咳嗽:≥4周

病因较复杂,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有痰能化不镇,止咳能用非成瘾不用成瘾的(注意部分医生利用家长想见效快的心理,不合理的使用中枢镇咳药或滥用成瘾性镇咳药,以致病程迁延甚至痰堵气管);

3、用药能单用不联用,能用单独不用复方(特别中成药很多成份相同,我习惯只用一种,个别医生总喜欢几种一起用,很容易造成药物过量),能口服不肌注/静滴,能局部用不全身用(雾化就是局部用药,吃药、打针都是全身治疗);

4、病因不明确不要随便镇咳,不要滥用抗生素(部分家长甚至是医生老有不用点抗生素治疗,心理就不踏实,早期90%的普通病是病毒感染的);

5、早发现早治疗,病因治疗,抗菌药物不作为常规使用,但若有明确感染征象,必须足量足疗程使用。

6、针对不同年龄、体重的儿童,药物的用法用量不同,家长要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二、抗感染治疗

选药的原则是:

可以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可以专情单一的用一种抗生素解决问题,就不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杆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棒状杆菌、产气荚膜杆菌、乳酸杆菌;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双球菌;

G-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属。

1、儿童常用抗生素

(1)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窄谱青霉素类:青霉素G

临床应用:G+球菌、G+杆菌、G-球菌、螺旋体菌。

★耐酶青霉素类: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

特点:本类药不易被青霉素酶水解,适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但金葡菌一旦对此药物耐药,则与β-内酰胺酶无关,系产生了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如mecA基因(PBP2a),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注射、口服),阿莫西林(口服)。

特点:耐酸、可口服、但不耐酶。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羧苄西林脂(口服)。

★抗G-杆菌青霉素类:美西林、替莫西林、匹美西林(口服)。

2?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拉定(注射、口服)、头孢氨苄(口服)、头孢唑林。

第二代:头孢克洛(口服)、头孢呋辛、头孢西丁。

第三代: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口服),其中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主要经肝胆系统排泄。

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3、其他β-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亚胺硫霉素),加脱氢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就是“泰能”。

临床应用:G+、G-、厌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4、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罗红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

临床应用: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支原体、衣原体、青霉素过敏者。

4、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厌氧菌,对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首选。

5、儿童慎用或禁用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链霉素(鼠疫首选)、庆大霉素(常用)、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半合成)。

临床应用:对G-杆菌具有强大杀菌作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对结核菌有效。

不良反应:耳、肾毒性,神经肌肉麻痹、过敏反应。

(2)、多肽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万古霉素、去甲氧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临床应用:对G+菌强大杀菌作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作用为显著。

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

(3)氯霉素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氯霉素、甲砜霉素

临床应用:

A耐药菌诱发的严重感染:无法使用青霉素的脑膜炎;

B伤寒:首选氟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而次类作为备用药;

C立克次体感染。

因对造血系统产生致命的毒性作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

不良反应:

A血液系统毒性: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再障;

B灰婴综合征:循环呼吸衰竭、进行性血液下降,皮肤苍白和发绀。

(4)、四环素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四环素、土霉素、多西霉素(首选)、米诺环素。

临床应用:广谱,但耐药菌株明显增加。

四环素首选治疗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恙虫病),支原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螺旋体(回归热、梅毒、钩体病)。

不良反应:二重感染,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如四环素牙。

禁忌人群:儿童(8岁以下)

(5)、喹诺酮类

代表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临床应用:广谱,伤寒、痢疾首选。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毒性、光过敏反应(光毒性)、心脏反应:QT间隙延长、软骨损害。

禁忌人群:儿童(18岁以下)、孕妇、哺乳妇女。

6、抗生素治疗时间

一般来说不同的感染抗生素使用都要有一定的日程,有些疾病如轻症的细菌性扁桃体炎或下尿路感染5-7天,其他也都有特定的疗程,10-14天不等,个别需要更长的时间。通常的疗程从发热等症状好转以后还要坚持使用3-5天。

低于最佳抗生素使用剂量或用药时间可能会筛选出耐药菌株,是导致细菌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简单点就是吃少了或者吃的时间不够会使得细菌产生耐药,下次你吃这个药,就不管用了!!!!很多家长因为担心抗生素吃多了不好,自觉治疗有效就自行停药,最终结果可能因残余致病菌作怪而导致病情反弹,反而需要使用更多的抗生素。

7、抗生素的选择

细菌感染时,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制剂或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考虑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建议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考虑真菌、结核菌感染等,建议选用相应针对性药物治疗。一旦明确感染病原体,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门诊极少做,多数用于住院疑难病人治疗),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视疾病情况而定。

对诊断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rolongedbacterialbronchitis,PBB)的患儿,优先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制剂,或第2代以上头孢菌素,或阿奇霉素等口服,疗程通常需要2~4周。及时足疗程治疗尤为重要,需避免PBB频繁复发进展为慢性化脓性肺疾病(chronicsuppurativelungdisease,CSLD)甚至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鼻-鼻窦炎患儿选择抗菌药物时,青霉素类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菌素类首选第二代头孢菌素,建议临床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1周。而慢性鼻-鼻窦炎,除非鼻分泌物呈脓性,一般可不使用抗菌药物。由于慢性鼻-鼻窦炎的耐药菌株增多,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推荐选择耐β内酰胺酶类药物;用药时间至少2周。

8、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各类炎症性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作为抗气道炎症药物,可通过作用于多种炎性细胞及炎症因子,有效抑制气道炎症渗出、黏膜水肿与黏液分泌。根据不同疾病可选择不同用药途径。

(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s,ICS) ICS常用于治疗慢性气道炎症相关性疾病,如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等。代表性药物有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

年欧洲慢性咳嗽指南建议儿童慢性干咳患儿可短期(2~4周)应用ICS治疗。ICS可用于诊断性或经验性治疗,需在治疗2~4周后随访,结合症状是否缓解,再次评估是否继续应用ICS。英国胸科医师协会建议CVA首选ICS,低剂量ICS可在短期内改善CVA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主要以降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为主,总疗程一般为8~12周。CVA患者控制效果不佳者,可选择低剂量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常用的复合制剂有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剂等。

鼻腔ICS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作用,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鼻-鼻窦炎都应使用一线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糖酸莫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急性鼻-鼻窦炎使用2~4周,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2周。慢性鼻-鼻窦炎建议使用8~12周,症状完全控制后进行临床评估,可继续使用2~4周。

(2) 口服糖皮质激素 严重病例可短程(3~7d)口服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如过敏性咳嗽(atopiccough,AC)的治疗。但需评估使用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不推荐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地塞米松)。

9、β2受体激动剂 其作用机制包括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表面的β2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及其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摆动等。

分为短效、速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仑特罗、非诺特罗的吸入剂型作用维持4~6h)和长效、速效(丙卡特罗、福莫特罗、茚达特罗的吸入剂型作用维持12h)制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适用于CVA,代表性药物为丙卡特罗,也可用透皮贴剂如妥洛特罗疗程1~2周进行CVA的诊断性治疗,但不可长期使用。长效、缓效:如沙美特罗的吸入剂型。

10、短效吸入抗胆碱能药物(SAMA)如异丙托溴铵为非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起效时间较β2受体激动剂(SABA)慢,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也比β2受体激动剂弱,但可减少β2受体激动剂过量使用所致的震颤、心悸等不良反应。β2受体激动剂与其联用具有协同、互补作用,可使舒张支气管作用更佳,能更有效的改善肺功能。SABA与短效抗胆碱能药物联用具有协同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使用,SABA与SAMA联合雾化吸入常用于中重度急性喘息发作时的治疗。

11、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类药物分为第一、二代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半衰期短,易通过血脑屏障,在竞争性拮抗H1受体的同时还阻断胆碱能受体,具有中枢镇咳和抗胆碱能作用,代表药物是马来酸氯苯那敏、异丙嗪和酮替芬。因容易引起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目前较少使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半衰期延长,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可特异性作用于外周的H1组胺受体,不引起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代表药物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改良第二代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不良反应较少,无镇静作用,无心脏毒性,是安全性较高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皮肤和眼部等过敏性疾病。

1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钠是常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对白三烯与其受体的结合产生拮抗作用,能通过抑制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降低咳嗽受体敏感性和P物质释放等缓解咳嗽症状。此外,孟鲁司特钠每晚1次,给药方便,药效持续时间长,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与ICS同时联合使用,对改善肺功能更加明显。

13、抗反流药物 抗反流药物包括制酸药(奥美拉唑、雷尼替丁)、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和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蒙脱石散剂),可适用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refluxcough,GERC)。临床研究证实,抗酸治疗仅对有消化系统症状或酸反流证据的患儿有益。对于小年龄儿童,通过改变体位(取半卧位或俯卧前倾30度),同时改变食物性状,少量多餐等也有一定效果。

三、祛痰药物对症治疗

1 祛痰药物 针对有痰的咳嗽,其主要病理机制为气道黏液高分泌及黏液清除障碍。因此,可通过稀释痰液或液化黏痰,使之易于咳出。对部分气道分泌物黏稠、痰液不易咳出的患儿有一定帮助。

常用药物如下。

(1)增加痰液水分的药物

即黏痰稀释药,又称恶心祛痰药。

代表药物为愈创甘油醚、氯化铵、碘化钾。

口服后刺激胃黏膜,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分泌至气管和支气管,提高管腔渗透压,保留水分而稀释痰液。适用于干咳及痰液不易咳出者。

(2)破坏酸性糖蛋白的药物

即黏痰溶解药。

代表药物为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厄多司坦。

痰液的粘性主要来自酸性糖蛋白,破坏酸性糖蛋白中的二硫键可以裂解酸性糖蛋白,使痰液粘度降低,易于咳出。适用于痰液粘稠引起的咳痰困难和呼吸困难。

(3)抑制酸性糖蛋白合成的药物

即黏痰调节药。

代表药物为溴己新、氨溴索。

本能药物,不仅能抑制气管、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合成酸性粘多糖,降低痰液粘稠度,而且能促进气管上的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适用于有白色黏痰而不易咳出者。溴己新还有恶心祛痰作用。

2 镇咳药物 儿童一般应少用镇咳药,对多痰或肺淤血患儿应禁用。少数剧烈咳嗽或伴有胸痛和高张性气胸的患儿,可给予镇咳药,但必须严格控制、谨慎应用。

镇咳药根据作用部位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镇咳药。儿童应禁用具有成瘾性的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及含可待因的复方制剂。右美沙芬系中枢性镇咳药,因其没有成瘾性,是目前治疗咳嗽使用最广泛的镇咳药之一,主要用于刺激性干咳和频繁、剧烈的咳嗽,不推荐用于慢性或伴有大量分泌物的咳嗽。福尔可定中枢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因其在体内不转化为吗啡,成瘾性极小,故比可待因更安全。儿童使用镇咳药3~7d若效果不明显,应做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四、用药禁忌

(内容主要参考国家药监总局发布公告、药物说明书、指南文献,个人认为没特殊情况尽量参照下面的禁忌用药,病情需要的特殊情况,衡量利弊得失,临床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监控使用,中国的儿童用药比较少,年龄越小越没什么药用)

1.氨基糖苷类

常见: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新霉素等。

禁忌:6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

原因:可致肾毒性和耳毒性。

2.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禁忌: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原因:严重者导致儿童肝脏损伤、肝功能衰竭。

3.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

禁忌:新生儿禁用、2岁以上医生指导下使用。

原因:新生儿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新生儿黄疸。

4.喹诺酮类药物

常见: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禁忌: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不宜使用。

原因:可影响幼龄儿童关节和软骨发育。

5.氯霉素 

禁忌:新生儿、早产儿禁用氯霉素,包括眼用制剂、搽剂和滴耳液。 原因:可致新生儿灰婴综合征。

6.替硝唑、奥硝唑 

禁忌:替硝唑口服:仅限3岁以上儿童治疗肠道阿米巴病;替硝唑注射剂:12岁以下儿童禁用;奥硝唑注射剂:建议3岁以下儿童不用。   

原因: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7.四环素类药物

禁忌:8岁以下儿童禁用。 原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着色变黄和骨生长抑制。

8、感冒用药含有伪麻黄碱、右美沙芬(艾畅、美敏伪麻溶液、酚麻美敏混悬液、氨酚美麻干混悬剂)2岁以下儿童禁用;原因:伪麻黄碱,是神经兴奋剂的一种;而右美沙芬,大剂量使用有抑制呼吸的风险。这两种成分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没有明确的安全剂量。

9、含有金刚烷胺(小儿氨酚烷胺颗粒)1岁以下禁用,原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药品含有金刚烷胺,过量服用有兴奋、胡言乱语、惊厥、心律失常等症。

10、复方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建议2岁以下不要用,6岁以下不推荐用;不推荐原因:属于复方感冒药,其中含有的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在很多感冒药中都会出现,与同样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同吃,容易用药过量,造成肝损伤。

11、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18岁以下禁用;原因:可待因和吗啡一样都是从罂粟壳里提取出来的。长期使用这类药品止咳,可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甚至危及生命。

12、含有(非那根)异丙嗪的止咳药2岁以下禁用;原因:副作用大,可能导致2岁以下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欧美多个权威机构也都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止作为2岁以下儿童的镇咳药物来使用。

13、抗组胺药物:

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早产儿不宜使用,婴幼儿慎用

异丙嗪:早产儿、新生儿应禁用,2岁以下小儿慎用,

酮替芬:尚不明确,小于6月儿童慎用

氯雷他定:2岁以上儿童使用

西替利嗪:1岁以上儿童使用

地氯雷他定:1岁以上儿童使用

左西替利嗪:2岁以上儿童使用

1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钠:2岁以上儿童使用,2岁国外有颗粒剂,但需遵医嘱。

15、抗反流药物

奥美拉唑: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婴幼儿禁用。

雷尼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

多潘立酮:不适用于婴儿(1岁以下)、体重小于35千克的儿童(12周岁以下)、体重小于35千克的青少年和成人。

硫糖铝:禁用早产儿及未成熟新生儿。

16、祛痰药物

愈创甘油醚: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氯化铵:无儿童用量,慎用。

乙酰半胱氨酸:哮喘患者禁用。

羧甲司坦:2岁以下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厄多司坦:无儿童用量,尚不明确。

溴己新:无儿童用量,尚不明确。多用于年长儿(6岁)

17、镇咳药物

右美沙芬:1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时请咨询医师。

喷托维林:一般用于5岁以上

可待因: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本品。

福尔可定:对本品有耐受性的患者禁用;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或正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禁用本品。

那可丁:无儿童用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痰多的患者禁用。

苯丙哌林:无儿童用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18、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儿童用量遵医嘱。

特布他林:12岁以下儿童于小儿的剂量尚未确立(口服)

克仑特罗: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丙卡特罗:  正在使用儿茶酚胺制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的患者禁用。  对本品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福莫特罗: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

茚达特罗:对茚达特罗或其它辅料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19、短效吸入抗胆碱能药物(SAMA)

异丙托溴铵:爱全乐禁用于对阿托品及其衍生物及对此产品中任何其它成分过敏的病人。

20、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丙酸氟替卡松:曾对本制剂中任何成份有过敏反应病史的患者禁用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

布地奈德:对布地奈德或其他任何成分过敏者。

丙酸倍氯米松: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的患者。

21、鼻用糖皮质激素

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12岁以下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经验有限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3岁以上使用

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12岁以下儿

专家简介

谢克强,儿科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儿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曾任大儿科主任(普儿和新生儿)近十年,阳江市医学会儿科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曾先后医院进修普儿和新生儿。经常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儿科学术会议。掌握了儿科最新的诊疗技术,对儿科(普儿和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善长咳嗽、哮喘、发热、腹泻、腹痛、发育、营养不良等相关方面疾病的治疗!对儿科的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一定的造诣。

致力于儿科科普知识,防病、治病、健康教育。做宝妈、宝爸可以信赖的朋友,为宝宝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本人看病原则:能门诊,不住院;能吃药,不打针;绝不乱用、滥用激素、抗生素。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问题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y/10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肺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