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是成人养生经常会用到的食药材。它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对孩子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食材,但具体怎么用对孩子最好?今天就来详解讲解一下,枸杞的具体用法,以及在秋季如何搭配食材。
三伏天已经出伏,虽然现在天气还是很炎热,尤其南方地区更是潮湿多雨,但接下来气候会有一个很明显的转变。家长在顾护孩子时,要注意调整,适时而养,孩子才能少病痛。
《黄帝内经》:“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接下来的天气会热转凉,养肺也成为了秋季的重点。燥,是秋季的主气,肺喜润恶燥,燥邪容易伤肺,肺失濡养,肺阴受损,孩子就容易出现口鼻、咽喉及皮肤干燥、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的“燥咳”的表现。
肺金克肝木,肺气太旺盛就容易伤肝,肝气容易受到抑制,影响肝血的生发。肝气受损也会直接影响到脾胃,导致脾土郁滞。脾胃受损,无法濡养肺金,肺也会变得虚弱。因此,在秋季养肺的同时,也要兼顾养肝。而枸杞就正是养肝的好食材,最适合给孩子平补。
秋季吃枸杞,养肝、明目、肝肾同补
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古人将其列为滋补的上品。《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子甘平而润,性滋而补……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神农本草经》言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养肝明目,可保护视力
枸杞又称“明眼子”,有养肝明目的功效,而肝开窍于目,对于肝血不足导致的眼睛易干涩、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枸杞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促进视网膜内机制的合成及再生,有助于视力的维持。
9月是开学季,孩子返校后需要长时间学习、做作业。想要保护视力,让孩子的眼睛明亮有神,在饮食调养方面,给孩子吃点枸杞也是很好的。
●滋补肝肾,有利于生长发育
肝,在体合筋,筋是连接骨和肉的部分,在关节运动中有重要的作用,与生长发育有密切的联系。而肾主骨生髓,调节骨和髓的生长,是储藏先天之精的脏腑,人体每一个阶段的机体生长发育状态,都取决于肾气和肾精的盛衰。
中医讲,肝肾同源。虽然秋季不是长高的季节,但给孩子吃点枸杞,能滋补肝肾,做到肝肾同养。肝木条达,肾气充盈,孩子才不容易生病,才能长高长壮。
●提高注意力与记忆力
中医学认为,人的体力、注意力以及记忆力都与精血是否充足相关。精血旺则体力旺,若肝肾精血不足,就会出现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现代医学发现,枸杞提取物能提高肌肉和肝脏的能量储备,增强机体免疫力、消除疲劳,改善大脑的功能,增强记忆力。
枸杞可以起到滋补肝肾精血的作用,精血旺盛了,孩子就会体力充足、思维敏捷。尤其是学龄期的孩子,日常保健喝点枸杞水都对增强记忆力有好处。
枸杞功效多,孩子这样吃效果最好
枸杞的功效很多,那么孩子怎么吃的效果最好呢?一般来讲,枸杞会用于煲汤、煮糖水,更简易方便的方法就是直接泡水。尤其是对于学龄期的孩子而言,家长可以取5~8克枸杞放到保温杯中,加点白开水,给孩子带回学校喝,每周1~2次都是没有问题的。
●哪些孩子适合吃?那些孩子不适合吃?
?这些孩子可以用:枸杞能滋补肝肾、明目安神、生津养血、润肺益气的功效,阴虚体质、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睡不安稳、视力差、用眼过度、秋冬季节容易燥咳的孩子都能用于日常的食疗。
X这些孩子不能用:枸杞性平偏温,正在感冒、发烧、有积食或者腹泻的孩子不建议用,否则容易助邪助热,加重病情。另外,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枸杞一般不宜和性味温热的食材如桂圆、太子参、红枣等一起用,容易产生上火症状。
●红枸杞与黑枸杞怎么选?
枸杞有红枸杞与黑枸杞之分,一般来说,红枸杞用于入药,而黑枸杞属于有一定药用价值的保健食品。而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就是黑枸杞含有花青素,研究表明,黑枸杞中花青素的含量较高,是红枸杞的10倍,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系统以及调节血脂等作用。日常保健,家长也可以选择用黑枸杞泡水,而我推荐的儿童食疗一般都选择红枸杞。
●秋季准备一碗枸杞糖水
除了泡水,在秋季家长还可以用枸杞给孩子煲糖水,甜甜的味道更能迎合孩子的口感。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y/1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