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脂肪与蛋白质减少,体重下降超过正常标准的10%时,即称为消瘦。这里所指的消瘦,一般都有短期内呈现进行性体重下降的体重数值对照,且有明显的衣服变宽松、腰带变松、鞋子变大,以及皮下脂肪减少、肌肉瘦弱、皮肤松弛、骨骼突出等旁证。至于脱水与水肿消退后体重下降,不能称为消瘦,不属本节讨论的范围。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病经抢救治疗渐入恢复期后,仍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或失语等后遗症。
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本病起病急骤,初期和感冒相似,但很快入里化热,病程一般10~15天。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咳嗽、气喘、鼻翼扇动、涕泪闭阻及呼吸急促,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较大儿童次之。本病是5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的重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或有流感流行时发病率高。
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蔓延而致。多发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的患儿,如软骨病、营养不良儿童,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病程中。
主要由于外感风邪、内蕴痰浊所致。本病属中医学“肺炎喘嗽”“肺风痰嗽”范畴。
02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三类证候。
一、风寒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咳嗽气急,鼻扇气促,口不渴,咽不红,呛咳痰稀色白;苔薄白,脉浮。以恶寒发热、咳嗽气急、鼻扇、无汗不渴、痰白清稀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辛温解表,宣肺化痰。
二、风热闭肺证发热微汗,不恶寒,鼻流浊涕,咳嗽咯痰黄黏,咽红口渴,小便黄,大便不畅,鼻扇气促,面赤唇红;苔薄黄,脉浮数。
以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浓、鼻扇气促、咽红口渴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辛凉解表,宣肺化痰。
三、痰热闭肺证高热烦躁,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气急鼻扇,甚则两胁扇动,口唇紫绀,面赤口渴,喉间痰鸣,声如曳锯,胸闷腹满,泛吐痰涎;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滑数。
以高热、烦躁、喉鸣痰壅、气促喘憋、呼吸困难、鼻扇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清热宣肺,涤痰平喘。
03对症选药
一、风寒闭肺证①杏苏止咳颗粒;②解肌宁嗽丸;
③风寒咳嗽颗粒;④小青龙颗粒。
风寒闭肺所致的小儿肺炎,其症重者,可用杏苏止咳颗粒合风寒咳嗽颗粒。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杏苏止咳颗粒1次。
方1:紫苏叶6g,杏仁6g(捶碎)。
方2:陈皮6g(撕碎),甘草6g(片)。
方3:生姜3片(捣烂),红枣3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4:紫苏梗6g,桔梗6g(捶碎)。
方5:杏仁6g(捶碎),桔梗6g(捶碎)。
二、风热闭肺证①麻杏止咳糖浆;②止咳定喘口服液;
③清开灵口服液;④羚翘解毒颗粒;
⑤双黄连口服液;⑥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⑦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⑧双黄连栓。
风热闭肺所致的小儿肺炎,其症重者,可用麻杏止咳糖浆合桑菊银翘散。桑菊银翘散与本证“药茶送服”方1同用沸水浸泡,取汁服,同服麻杏止咳糖浆,早、午、晚各服1次。
方1:车前草10g,淡竹叶6g。
方2:桑白皮5g(切丝),瓜蒌皮5g。
方3:金银花5g,桑叶5g。
方4:金银花5g,连翘5g,芦根10g。
方5:金银花6g,连翘6g。
三、痰热闭肺证①清气化痰丸;②橘红颗粒;
③清开灵口服液。
痰热闭肺所致的小儿肺炎,其症重者,可用清热化痰丸合小儿咳喘口服液。清热化痰丸(捶碎)与本证“药茶送服”方2同用沸水浸泡,取汁服,同服小儿咳喘口服液,早、午、晚各服1次。
方1:鱼腥草10g,知母6g,麦冬6g。
方2:竹茹5g(剪碎),金银花10g。
方3:竹茹5g(剪碎),薄荷3g。
方4:金银花10g,木蝴蝶3g。
方5:鱼腥草10g,桔梗10g(捶碎)。
04小结1.小儿肺炎是小儿主要的常见病之一,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婴幼儿发病率高,较大儿童次之。
临床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憋鼻扇为主要症状。风寒闭肺证宜首选杏苏止咳颗粒;风热闭肺证宜首选麻杏止咳糖浆;痰热闭肺证宜首选清气化痰丸。
各类证候的小儿肺炎,均宜采用成药配伍与药茶送服,以提高疗效。
2.注意事项:①已患病者要隔离和治疗;②增加小儿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注意饮食调养;
③对体质虚弱容易发生肺炎喘咳的小儿,平时可予服用黄芪精,以增强抗病能力。
传承食医智慧;
通晓饮食真谛。
更多精选食疗美容
《神农本草经》
素食食疗课
关于课程,欢迎(手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y/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