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一场比“年”这个怪兽凶猛百倍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让这个庚子新年终将载入史册。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们感受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感受到了白衣天使尽显英雄本色下的负重前行。
静下来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感知自我的渺小和脆弱,人生起落是无常,诗人北岛说:人生就是个接送。接的时候,欢欢喜喜,送的时候,悲悲戚戚。唯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心中有爱,眼底有光。
思考肺炎疫情这个突发变量,会带来哪些“蝴蝶效应”?
把目光放到3-5年后,本次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地位。所以没必要过分焦虑,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一、对服装行业周期的影响
“非典”对服装行业周期的影响是可以参考的,影响与疫情发展基本同步,非典在疫情严重的3、4月份和5月份上旬影响严重,6月份减弱,7月份逐渐恢复。按照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分析的此次疫情发展走势,有三种可能:成功:最好的结局是两到三个月结束战斗;
温和:病人数温和增长,拖到半年到一年;
失败:波及全球。
按照目前疫情进展,10医院,国家统一指挥、联防联控,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们可以乐观预计,大概率情况下,除武汉等个别地区,疫情可以在两到三个月结束,国家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如果是第二、三种情况,那就自求多福吧。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2、3月份对服装行业影响最为严重,4月份逐渐恢复,乐观预计5月份后逐渐正常。
二、对国内服装消费需求的影响
服装虽然是生活必需品,但是保暖、蔽体的基本生理需求已减弱,更多是心理需求,是审美、炫耀、场景需求、从众需求。短期内服装消费需求数量在下降。毕竟,戴个口罩出门,穿的再漂亮给谁看呢?何况更多时间宅在家里,一套睡衣百搭。
疫情之下,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短期消费者偏好在改变,此消彼长,安全需求是排在前面的,短期内对安全防护、医疗器械、保险、食品行业消费支出增加。短期内,对旅游、娱乐、餐饮、酒店、百货、传统制造业影响较大,势必会影响消费者收入,消费者收入预期下降,用于服装上的消费支出自然减少。疫情结束后一个周期内,消费一般会报复性反弹,乐观分析,服装消费也会阶段性上升,灾害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消费观,提高消费者对健康、审美、品质生活的追求。如汶川地震后,四川市场迅速成为各行各业重点抢占市场,经历和近距离感受灾难的人,更愿意消费。三、对冬季库存消化的影响
服装的采购和销售周期,一般是订货-上货-销货-清货,而库存分为生产端库存和流通端库存,春节期间是冬季服装库存消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库存就是利润,消化出去就是现金流,就是下个季度上新的采购款。库存的增加,会产生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降低现金周转率,耗费人力、物力,占用仓储,增加管理成本。库存的折旧速度是惊人的,一年下来货值不足原来一半。疫情下,冬季服装清货“完美的”错过春节这个时间段。保守估计,流通渠道中,年冬季库存比年增加10%以上,而服装行业的净利润率也就是10%左右。四、对春装销售的影响
按照地域差异,春装上新时间,一般南方1-3月,北方2-4月,对于线下渠道商而言,春装年前基本上都上柜;对于电商而言,年前图片已上架,也就是说库存已经在自己的仓库,按照中国的习俗,当年货款基本上都是春节前结清的。线下的营销策划和推广方案早已做出来,很多营销预算也花出去;重点做春季产品的电商,大投入的拍摄和美工费用已花出去,主推款的推广费已投入,以天猫为例广告费占比销售额一般在10%—20%之间。于线下渠道而言,2-3月份,消费者在疫情解除之前基本上是不会到实体店购物的。疫情解除之后,恐慌心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春装消费的黄金时间段就一个月,所以,春装的销售会大幅下滑。于电商而言,疫情解除之前,和线下是同病相怜,疫情解除之后,线下市场的份额会有一部分转到线上来,比线下日子相对好过点,但也只是“点”而已。春装库存增加,间接影响秋季服装的生产和流通,道理很简单,秋季卖春季的库存。五、对夏装销售的影响
夏装核心销售时间是4-6月,7-8月消化库存,从时间点看,疫情对线下渠道夏季销售影响主要在前期,但是经济下行期加上阶段性消费者需求下降,线下渠道夏季销售下降是一定的。线上渠道耽搁的主要是拍摄工作,很多电商夏季产品是分批拍摄的,2月份是一个重要拍摄期。疫情之下,线下的份额会转移到线上一部分,加上疫情后消费的报复性反弹,夏季对电商是一个利好期。六、对服装品牌公司的影响
品牌这块不做重点讨论了,以线下渠道为主的品牌,年春夏秋三季肯定是很难的。春季库存积压,夏季销售预期大打折扣,品牌的日子不好过,品牌的供应商贴牌工厂会同病相怜。加之品牌运营成本很高,租金、员工工资、商场扣点、保底等等,有些固定成本在那里,不是想降就降下来的。七、对纺织服装制造工厂的影响
工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服装工厂多数处于产业链底端,地位可想而知。
工厂面临第一个问题是“复工”。不开工就有成本,就是亏损,复工时间预计平均推迟20-30天,恢复产能时间要更久一些,服装主要产地是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五省。疫情之下,很多企业即使在2月7日后陆续复工,但外地工人在3月份之前回来的比例不会太高,即使回来,隔离期间也无法上班。湖北、温州地区返乡老板回来的时间还要延后。会出现一种局面,人员要么回不来,要么回来了上不了班,要么上了班没活干。开工前后工厂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开工前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开核心主管线上会议;利用好钉钉、企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mz/1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