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肺炎 > 小儿肺炎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Lancetoncol竺晓凡教授团队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 13:40:53

近日,中国医院竺晓凡教授课题组联合CCCG-ALL(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协作组)的一项关于“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作用和安全性”的最新研究发表。这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共纳入CCCG-ALL的20个中心的余例儿童ALL患者。结果证实,儿童低危ALL患者在维持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最大的两种化疗药物——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可以不用,且不增加疾病复发率,不良反应更低。

该研究为儿童低危ALL患者常规治疗方式中停用两种不良反应更大、使用更不便的治疗方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占儿童白血病2/3的广大ALL患者探索了一种更经济、安全、便捷的治疗方式。《医师报》记者还就此连线中国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主任竺晓凡教授,请她对研究进行解读。(Lancetonco.,9:)

研究结果:低危ALL组的非劣效和中/高危组的临界劣效

年1月1日~年2月20日,例新诊断儿童ALL患者被登记在本研究中。诊断和治疗约1年后,例持续缓解的患者按疾病危险度分配至低危ALL组和中/高危ALL组,每组又根据联合和不联合7个周期的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分为试验组(不联用,只用6-巯基嘌呤+甲氨喋呤)和对照组(4种药物联用7个周期后,再停用长春新碱+地塞米松)。

结果显示,儿童低危ALL患者维持治疗时,联用和不联用7个周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3%与90.2%,P=0.90),单侧95%置信上限为0.,确定非劣效性;联用和不联用组总生存(OS)率为97.8%与97.3%(P=0.70)。

图1低危ALL患者

中/高危组结果相似,联用和不联用两药的ALL儿童,5年EFS分别为82.8%与80.8%(P=0.90)单侧95%置信上限为0.,被认为是临界劣效。5年OS为92.3%与93.4%(P=0.40)。

图2中/高危ALL患者

不良反应方面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低危患者试验和对照组感染、骨坏死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差异,而中/高危组3/4级重症肺炎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在联用长春新碱+地塞米松组明显增加。

专家访谈

精准分层后低危ALL儿童可大胆减药

竺晓凡教授介绍,本研究是中国的CCCG-ALL协作组发起的,联合国内20家中心进行的全球首个多中心、开放、随机、Ⅲ期非劣性临床研究。

白血病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以ALL为主,占总白血病患儿的2/3。目前,儿童ALL的治愈率已达85%以上,这部分初治儿童ALL患者仅需男童2.5年,女童2年的全程治疗即可。儿童ALL这种治愈率高的白血病,如何在维持治疗过程中减少不良反应,让ALL医院,口服化疗药物即可治疗疾病就成了临床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儿童ALL治疗过程儿童ALL治疗,首选4类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包括糖皮质激素、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需要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加鞘内注射。

治疗全过程包括:缓解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本研究纳入的患者是经过前两阶段的治疗后,进入维持治疗的患者。以往的维持治疗方案除了应用6-巯基嘌呤和甲氨喋呤外,还需使用7个周期的长春新碱及地塞米松。

药物不良反医院进行静脉注射,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能渗漏,如果就是渗到血管外,会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另外,神经毒性也不容忽视,如手指末梢神经炎、大小鱼际肌萎缩等。儿童应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出现生长抑制等问题。

中/高危患者临界劣效针对研究的这一结果,竺晓凡教授解释,研究中位随访时间3.7年,在中/高危组观察到EFS曲线的分离,后续还需要继续观察。“低危患者维持治疗时,这两种药可以大胆去除,我们中心已经在这么做。但在中/高危患者并没有建议去掉这两种药物。”

低危儿童ALL画像本研究中受益的是低危儿童ALL患者,如何判断患者属于低危呢?

需要满足下述三条之一:①1≤年龄≤9.9岁且白细胞总数≤5万;②染色体数目≥50条,或DNA指数≥1.16;③ETV6–RUNX1(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还需要排除下述三条: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睾丸白血病;②1-19和9-22号染色体移位或MLL融合基因阳性、染色体数目44条、iAMP21;③第19天微小残留病≥1%,才能称为低危ALL患者。

竺晓凡教授建议CCCG-ALL方案的结果提示,在使用该方案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进行精确的危险度分层,真正将低危患者筛选出来,才能让其获益。

专家简介

竺晓凡教授

●中国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市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主委、天津市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荣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洲女子科技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等奖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Genetics》、《JAMAOncology》、《LancetOncology》、《NucleicAcidsResearch》、《Blood》、《BMCMedGenomics》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END

排版:李慧

编辑:秦苗

审核:王丽娜

更多内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mz/10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肺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