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来我门诊的孩子大多数是来看支原体肺炎的,最近好不容易少了,流感、中招新冠的孩子却又变多了。
很多家长问我,怎么正确区分流感、腺病毒、支原体肺炎?今天我就这个问题,给各位家长做个统一的回答:
01
流感
特点:高热,全身酸痛,一周内可自行好转。
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例如奥司他韦等。
02
腺病毒
特点:发热快,短期内可达高烧39度以上,反复发热,难退热,发热有可能持续一周以上。部分患儿会有胃肠道症状。
治疗:对症治疗,针对性解决孩子发烧问题,帮助孩子止咳、平喘。缓解病情,让身体产生抗体。
03
支原体感染
特点:进展稍慢,最开始可能是低热,逐渐上升,随着病情发展,才会出现高热。并且是持续性的高热。
治疗:大环类脂抗生素,例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一般抽血检查,就能确诊孩子是哪种类型的感染。
支原体肺炎爆发至今,我门诊接诊过好几个肺炎、腺病毒、流感都“中招”的孩子,看起来精神状态差不说,家长也被折磨得很焦虑。
如果您孩子现在还未有任何感染,恭喜您,防护措施做得很好,孩子体质也相较于其他娃要好。
但不论是还未感染,还是感染过后,在修复期间,预防复感都是很重要的。
其实啊,千百年前医生张仲景就曾发明了个“防疫第一方”,仅两味药,帮助当时的老百姓们度过伤寒,特别是幼童和老年人都通过喝这一个汤,顺利度过寒冬。
特别是现在快要大寒,天气变化快,需要从进补到封藏阶段。家长们不需要再执着于给娃大补,守住阳气比补益更重要。
防疫第一方由甘草、干姜组成。
(孩子容易积食生热用生甘草,容易感冒用炙甘草)
如果家长觉得煎药麻烦,直接泡茶喝也可以,每天晨起给娃的保温杯里放入甘草、生姜,渴了就喝这个水。简单好买,药店、商场都能买到,而且又实用。
甘草补中益气,干姜则有驱散风寒、温补脾胃的作用。
两味药看起来都是“补药”,但其实更具有“固”的效果。
只有孩子脾胃好了,才会连带肺部也强壮起来,从而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效果,那外界的腺病毒、流感、支原体也就不敢嚣张。
当然,任何好方子都是在对症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同理干姜甘草汤也是,如果这段时间孩子实热很重,大便干、流黄涕,就不适合这个方法。
孩子手脚容易冰凉,经常流清涕,吹点风就打喷嚏的话,才适合用干姜甘草汤驱赶寒邪、驱赶病毒。
除了在家简单喝些防疫汤之外,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例如:
去人多的地方,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
及时给孩子增添衣物,避免着凉,特别是肩颈、腰背、腹部的保暖。
每天至少户外运动30分钟,有利于肺气宣降,形成良性循环。
防范大于一切治疗,能让孩子少生病就少生病,这也是我做科普的初衷。
家长们在育儿方面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和我在线交流,希望能用我毕生所学,尽可能地帮助更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