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故事,被影像发现
儿童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诊断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征独特,而且呼吸系统免疫功能较差,所以小儿极易患呼吸道感染类疾病[1]。肺炎支原体既不属于细菌的范畴,也不属于病毒的范畴,而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病原体,不存在细胞壁,同时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抗原对患儿机体的危害较大。由于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及多种组织与肺炎支原体存在共同抗原,所以小儿支原体感染后可能会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各器官并发症,从而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降低患儿的身体健康水平[2]。病理学
支原体是最小(0.2-0.8μm)的能独立生存的“细菌”,但无真正的细胞壁。除了肺炎支原体,它们都是兼性厌氧生物。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专性需氧生物,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能够穿过患儿呼吸道黏膜纤毛层后黏附于患儿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随后会进入细胞间隙,致使细胞受损,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黏膜层遭到破坏,诱发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微绒毛运动停滞等,同时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现象,肺泡壁也因为炎症细胞浸润而增厚。在肺炎支原体侵袭肺组织的过程中,肺炎支原体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在呼吸道黏膜的抗体中以分泌型IgA为主。呼吸道黏膜IgA可直接清除侵入呼吸道的微生物,从而减轻肺炎支原体对肺组织的损害[3]。流行趋势
孙大权.王鑫《小儿支原体肺炎例流行趋势分析》显示:1、小儿的支原体肺炎在四季均有发病,其中春冬季节更加明显,这与大多数地区的全年温度分布情况有一定关系,空气湿润,冬季气温较低,都符合肺炎支原体喜湿润的特点。2、由于在高热或干燥环境中肺炎支原体很容易灭活,所以在秋季与夏季患儿的发病率相比春、冬较低。3、肺炎不属于传染病的范畴,但同样具有一定传染性,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场地或者是在共同生活的家庭空间中往往会反复交叉感染,病情迁延难愈。4、小儿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可达到50%甚至以上,可见很多患儿在患上支原体肺炎后都会出现肺外表现。症状与体征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表现上和典型的肺炎类似,主要为发热、头晕头痛、干咳以及咽喉肿痛、脓性痰。起病较为缓慢,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该疾病容易出现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环境集中发病,可经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主要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肺外症状,如不明原因的水样腹泻、血小板增多症、溶血症等也很常见。容易出现脑膜脑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并发症出现。支原体肺炎冷凝集素试验和特定的补体结合抗原检测结果阳性就能确诊。活检显示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性细支气管炎,合并肺泡壁炎症和纤维素性渗出。影像学检查
胸部多层螺旋CT影像能够有效地确诊支原体肺炎的病变范围以及部位,能够有效地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弥补了X射线片的不足之处。(注:王芳李成俊张威.支原体肺炎胸部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临床应用期刊,研究中,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发生在单侧左肺的有20例(44.94%),其中发生于上叶5例(9.32%),下叶15例(35.62%),单侧右肺一共有17例(27.72%),其中8例发生于上叶(28.36%),9例发生在下叶(29.36%),双肺同时发生的25例(62.60%)。)主要征象:1、单侧分布或双侧非对称性分布,小叶性小结节、分支状影,部分融合呈小斑片状影,或网格状影,间质性肺炎为主要表现;重者呈大片状实变影;2、多种形态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CT检查显示磨玻璃密度影,可有明显结节样及肿块样病灶,支气管壁增厚和纵膈肺门明显增大;3、CT见病灶周围支气管壁间质增厚,支气管血管增粗,晚期可见支气管扩张;4、部分病灶可以出现小空洞影;5、肺门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在免疫功能较强的轻症组,患儿胸部影像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血管周围浸润或沿肺纹理分布的小斑片状影;重症组患儿胸部影像则主要表现为大叶性实变为主的阴影,易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上图: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右上肺实变影。CT显示病灶呈片状影及条索状影,支气管间质明显增厚,并轻度支气管扩张。(张敏.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18(2):37-39.)上图:左边病例:支原体肺炎,右侧肺炎,肺不张。右边病例:两侧肺门影增大增浓。(病例来源:庄丽霞张芬.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21例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42(1):91-93.)(注:来源《肺部CT精解》.原著KyungSooLee.JounghoHan.ManPyoChung.YeonJooJeong.主审:许乙凯.王贵生.主译:吴元魁.蔡开灿。)支原体肺炎的CT检查结果特异性不高,临床诊断必须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尤其是结合支原体肺炎冷凝集素试验和特定的补体结合抗原检测结果。成人的支原体肺炎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细菌性肺炎多为密度均匀的肺叶实变,浸润性肺结核常为不同浓度的片状阴影,炎症性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常存在气腔实变影和磨玻璃密度影,此三种肺部病变的CT检查结果同支原体肺炎具有相似的影像学特征,平时工作中注意鉴别。▲上图.7.20检查右肺中叶大叶性肺炎,病灶大片实变影,内部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充气征主要由支气管周围肺组织氧气含量降低、密度升高造成。▲同上病例:经过治疗后,.8.6复查,肺内病变吸收减少,实变影中更多的支气管充气征。▲BALT,肺炎型,实变影中见支气管充气征病例来源:李梦杰刘鹏发表于《临床肺科杂志》年12月《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上图:肺结核,肺内呈大片状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及支气管播散,沿支气管束呈爬行分布。▲胞内分枝杆菌肺病,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右肺下叶小叶中心结节。小结
1.临床症状轻,影像重,形态多样化,磨玻璃、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间质增厚及胸腔积液、淋巴结增大。2.病变波动大,吸收与复出交替3.病程较长,常规抗炎效果不佳。4.诊断:影像+结合支原体肺炎冷凝集素试验和特定的补体结合抗原检测结果。在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周云,陈丽蓥,冉扬.等[4]报道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性肺炎患儿和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水平差异,认为WBC、TNF-α、hs-CRP、PCT水平,细菌性肺炎患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健康儿童,联合检测可为小儿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曹建伟,郑铠军,冯淑芳,黄良锦,侯丽丽.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病情程度的相关因素[J].分子影像学杂志,,41(03):-.[2]卜小芳,孔占一,祁庆松,廖巧琴,王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39(S2):94-97.[3]王超,赵志愿.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指标、免疫状况的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4):45-46[4]周云,陈丽蓥,冉扬.等.小儿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实验室炎性指标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5(3):4-6.版
权
声
明
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西南放射》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西南放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