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小儿肺系疾病高发期
感冒、咳嗽、鼻炎、
肺炎、哮喘……
而且常常反复发作
很多家长为此忧心
今天,专家给您支招了
小儿肺系疾病
中医认为,小儿具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易出现肺系疾病。小儿肺系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喉痹、肺炎喘嗽、哮喘等。今天我们先来谈谈最常见的感冒,以后将陆续谈谈其他肺系疾病。
肺系疾病与脾胃关系
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为啥动不动就感冒?我们追根溯源,首先说一下肺系疾病与脾胃的关系,中医五行理论用“土”和“金”的关系来形容。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在五行里,是土生金,土是金的母亲。比如一颗树苗叶子枯萎了,我们是在叶子上喷水,还是在树根上浇水。很显然在树根上浇水,同样道理,预防儿童反复感冒,关键在调理脾胃,这充分体现了中医智慧。
中医特别重视脾胃,认为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脾胃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灌溉身体的脏腑与四肢百骸,这样正气才能充足,因此,管调补脾胃来预防祛除疾病的方式,叫做“医中王道”。而一旦脾胃受伤,则无法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这样身体的后援部队就不足了,于是,正气虚弱,防御外邪的部队不足。因而稍微风吹草动,别的孩子没事儿,脾胃虚弱正气不足的孩子,立刻感冒咳嗽,令孩子自己遭罪,家长头疼不已。
由此可见,儿童在冬季反复出现肺系疾病,多与后天之本脾胃有关,所以《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那么,正气到底从何而来呢?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孩子出生以后,脾胃的健康情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脾胃吸收的食物的精微物质。所以,对孩子来说,“正气不足”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脾胃之气不足”对应。
儿童脾虚不足的症状
儿童脾虚十大症状:
1、头发干枯发黄,面色缺少光泽。
2、容易劳累,四肢乏力,肌肉松软,没精神。
3、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
4、易积食,不爱吃饭,吃一点就饱了,但也有的孩子表现为很能吃。
5、头昏昏沉沉,头脑不清醒,爱睡觉。
6、积食的孩子舌苔厚腻,胃气弱的孩子舌苔非常薄甚至没有舌苔。
7、说话声音低微无力,不够洪亮。
8、便秘,大便粘腻,粘马桶,不容易冲洗干净;也有的表现为容易便秘等。
9、性格略内向,不爱说话。
10、脾虚日久,容易出现个子矮、长的慢,身体瘦等症状。
专家提醒
医院中西医结合院区小儿国医堂麻向伟副主任医师提示家长,对于治疗儿童疾病,尤其是儿童肺系疾病的调理应从脾胃入手,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脾虚不足的症状,医院找中医大夫进行辨证论治,中医特色的推拿、膏方、艾灸、中药足浴等方法,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专家将根据孩子不同症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