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肺炎 > 小儿间质性肺炎 > 正文 > 正文

致敬劳动者热烈祝贺社会工作部获评20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15 12:25:50
<

以下文章来源于SCMC文化新声,作者党委教师工作部

SCMC文化新声.

作为医院文化宣传阵地,宣传有温度的医疗文化理念、弘扬儿科医学正能量。

五一

致敬平凡致敬不凡

良医泽众护佑生命

向辛勤付出的儿科医务工作者致敬!

近日,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社会工作部获评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立足需求、全人关怀

创新医务社工管理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于年在国内率先成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社会工作部,目前部门有6名专职社工。年,创先设立临床社工岗位,融入多学科医疗团队,应用国际先进的评估工具及干预模型,协助处理患儿及其家庭疾病阶段各类社会心理困扰,服务覆盖血液肿瘤、小儿心血管等14个临床专科。年,首创“临床社工服务信息平台”,将患者社会心理档案嵌入医疗系统,实现“全人-全家-全队-全程”的医疗服务闭环。

年,发布全国首张《医院公益空间地图》,在全院打造30个公益空间,推动儿童友好医疗的全面升级。年,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医务社会工作基本服务规范》地方性标准,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学科高质量发展。社工部构建“慈善捐赠”、“公益服务”、“对外交流”、“科研教学”四大资源平台,在公益品牌,社区倡导、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推动引领、贡献力量。

资源整合、辐射倡导

打造高品质公益慈善资源平台

通过多年实践耕耘与研究反思,社工部总结出一套专业标准化、创新活力型、本土可复制的新时代儿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创新在儿童保护、青少年伤害预防与干预、儿童慢性病与罕见病社会支持、儿童舒缓疗护等专项领域开展长期实务探索。

在“打造最有温度医院”的价值战略引领下创建“儿童安全周”、“儿童健康节”、“医院”、“魔法书屋”等众多品牌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募集社会捐赠资金已经累计突破3亿元,救助全国各地孤贫儿童超过1.5万人。牵头打造的“阳光小屋”等30个公益空间群,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医疗流程,提升了患儿服务体验,塑造了全新的儿童友好环境。

社工部创建的“儿童安全周”项目,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公众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提高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提升家长、教师等对孩子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倡导社会对儿童安全保护共同责任,改善社区、社会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至今已举办20届,累计服务5万余人次,覆盖5个民工子弟学校,2个大型社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立德树人、教学相长

培育专业人士儿童保护意识

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职业精神,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社工部将医务社会工作的临床服务和公益项目实践转化为一系列课程教案和学术产出,培育专业人士儿童保护的意识。

面向高校医学生与全国医务工作者同行开展“儿童保护”相关主题的培训和教育。社工部成员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医学人文教育”系列课程建设,将“儿童友好理念”、“儿童保护理念”、“儿童青少年自我伤害干预”等融入儿科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课程,获得医学生的好评,该课程被评为“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善医同行,暖心关怀

构建儿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工部制定“早期介入、主动靠前、综合施策”的行动路线,面向特殊患儿与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社会心理预防和复原服务。启动“抗疫专项慈善基金”帮扶大病儿童家庭,“善医同行”项目服务百余名抗疫医务人员,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提升职业效能感,该项目被评为“上海市品牌社会工作项目”和“全国医务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发布《新冠儿科社会工作服务指引》,撰写专著《新冠肺炎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指导》,并免费发放给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家医疗机构与公益组织。“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双轨服务模式研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原标题:《热烈祝贺社会工作部获评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jzxfy/13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肺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