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会嗓子哑
不论大人孩子,发出的声音,都是以声带振动为基础的,
声带通过振动、撞击发出声音,而它们每天的运动量让人难以想象……
检查声带的各种状态
日常说话时,男性声带每秒振动大约次,每小时振动大约43万2千次;
而对于教师、歌手、主持人、配音员等以“说话”为职业的人士,如果按每天说话6个小时计算,男性声带1天撞击近万次。
女性声带振动的频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一名女性语音类职业人士的声带每天撞击近万次!
孩子们虽然不需要说话,但天天哭,也很“费”嗓子呀……
当声带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弹性,就无法正常振动,发出圆润、清亮的音质,也就是嗓子哑了——记住这一点,我们的“治疗方法”和它直接相关。
2
嗓子哑该怎么办
其实,绝大部分孩子的嗓子哑,都是因为“过度使用”,比如长时间、高强度哭泣后,咽喉发生“自然”的炎症/充血,声带变得更干燥、肥厚,而失去弹性。
比如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著名歌手StevenTyler:
看看她长期“嘶吼”/用嗓过度的声带吧,严重肥厚,曾进行多次声带手术。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只需要通过充分的休息声带,伴随大量液体润湿,就能让,简单充血的声带恢复弹性啦。所谓多休息,就是指尽量减少孩子这段时间的哭泣,可以通过多拥抱、爱抚、多满足需求的方法来安抚;而液体润湿,最好的自然是喂奶,如果孩子喜欢的话,适当喝水也可以,不过对1岁以下婴儿,喝水容易加重肾脏负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50ml:emmm……而针对家长觉得“孩子不肯喝怎么办”,只能说,这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然后对于家长最喜欢问的“怎么样可以好得快”
啊,我们可以通过某度或者某音,看到大量的“食疗方子”,比如:
其实哪怕不泡“胖大海”、“玉蝴蝶”,单纯多喝水,过上几天一样会好;不泡蜂蜜,不泡萝卜,保持噤声,多喝水三五天,一样会恢复
但是人哪,心态就是这样,不给泡点儿啥,不来点“中药/凉茶/清火”,创造仪式感,就没耐性;
真叫你“多喝水,坚持几天,慢慢就恢复了”,结果就是每小时哭一次“怎么还没好啊这样拖下去,会不会有什么大病”,
更别说家里老人碎碎念的压力……
所以如果泡点萝卜能让家长们消停,那就泡吧。
而蜂蜜、冰糖、雪梨这些高糖分食物,确实能缓解嗓子哑!
因为它们制造了高渗透压效果,能够让咽喉“脱水”,缓解声带的水肿、充血肥厚;
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先用充分喂奶喝水的方法,更温和。
“治好”嗓子哑的原理
一样可以用来止咳!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3
嗓子哑会是生病了吗
当然,除了嗓子哭哑了这样的“物理原因”,也确实存在很多嗓子哑是生病引起的,但千万不要乱吃“消炎药”
——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其实并不能消炎,它们只对细菌感染有效。
很多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咽喉炎,比如感冒,比如扁桃体感染,
辛辣食物、尘螨甚至冷空气的刺激,也可能引起过敏,进而喉头水肿,或者咽喉炎;
家长并不需要自行分辨具体什么原因引起的咽喉炎,
只要孩子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剧烈咳嗽,
单纯的咽喉红肿、声音嘶哑,这样的轻度咽喉炎,99.9%都是几天里自愈的,什么药也不用吃,按照上文说的方法家庭护理,几天就会好。
比如这样“昨天喉咙红肿/发炎”,然后今天嗓子哑了,
别担心,不会“变成肺炎”的……
什么都不用做,过几天也自己会好。
4
这些情况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看医生并不代表病情严重,要吃“消炎药”……
(很多老人是去一趟诊所不开一堆消炎药不舒服的心态)
仅仅是说,需要正规检查病情发展变化:
01
呼吸道感染明显加重
咳嗽明显加重,从每天仅仅咳嗽二三次,变成每小时都咳嗽好几次,
或者观察到吐出黄色脓痰/白色粘痰,这些都是感染加重的表现,应该带去医生听诊。
不过要记住,家长听到“喉咙呼呼响”,并不代表孩子“有痰”
因为引起嗓子哑的咽喉炎,一样会导致呼吸声改变,像吹哨子一样,引起“呼呼响”。
真正“有痰”这样判断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02
长期喉咙嘶哑
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是引发长期严重嘶哑的最常见器质性原因。
别怕,它并不是肿瘤,通过医生检查也很容易发现,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关键是什么叫真正的“长期”……
很多家长觉得三天没好,就是长期了
哦不,小郑老师多次教育宝妈们,哪怕是最普通的感冒,其实都要一周才好;三天,不论对任何病,都不叫长期。如果孩子声音嘶哑,超过一个月,并且每天坚持多补充液体,甚至糖水食疗,都无改善,才算长期症状,要考虑器质性病变。03
频繁发作嘶哑
慢性喉炎,是引起频繁喉咙嘶哑的主要原因。所谓频繁,是指3-6个月的长时期里,每个月都发作三四次,中途如果噤声休息、补液护理能改善,但隔一周,稍不注意,又发作。慢性喉炎的发作原因,常见的有长期语言类工作,休息欠佳,这在孩子身上很少发生;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吸烟,不论一手烟还是二手烟;虽然孩子自身不吸烟,但我们都知道,他们经常遭受家庭环境的荼毒……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对写下的每句话
都负责家庭医生回复“发烧”,查看宝宝发烧,三招安心系列文章;
回复“湿疹”,查看湿疹护理系列文章;
回复“拉肚子”,查看宝宝拉肚子原因与护理大全;
回复“推拿”,查看家庭小儿推拿教学系列文章;
回复“睡眠”,查看宝宝怎么样好好睡系列文章;
回复“补钙”,查看宝宝补钙你应该知道的七个最重要事实;
回复“疫苗”,查看哪些疫苗值得打,该怎么打;
小郑老师科学育儿healthierbetterlife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ym/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