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倩影”
向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们致敬疫情突然来袭,当集结号响起时,涪陵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最规范的标准、最严格的措施、最周到的服务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墙”,在那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的“倩影”显得格外耀眼,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是义无反顾投身到抗疫工作一线的“最美战士”!面对疫情,她们用不同的方式在各自岗位上尽其所能奉献着“半边天”的力量。
医院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要求,医院的医护人员,再次穿上白衣铠甲,用厚重的防护服,护“疫”方平安。核酸检测是控制疫情的关键环节,为了鞥在最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她们不分昼夜,‘白+黑’24小时连轴转,确保辖区居民“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从核对信息、注射疫苗、交代疫苗注射的注意事项,看似简单,却丝毫不能出错,才能保证整个疫苗工作顺利进行。她们都坚定且骄傲地说“守护了我们必须守护的人,坚守自己的那份初心和使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医院医院有这样一群坚守在特殊岗位的白衣天使,平均年龄不到30岁,始终冲在一线,距离病毒最近,流汗最多,披星戴月,忘记时辰,不知月圆月缺。吃着放凉的饭菜,席地而坐,倚墙而睡。只为了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尽快结束新冠疫情歼灭战。
进入核酸检测实验室之前,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和严格做好生物安全防护,不能多饮水,不敢多进食。全套的标准防护(医用隔离衣、医用防护服、N95口罩、防护眼镜、医用帽子、手套、鞋套…)穿戴完毕,已经大汗淋漓,然而,这只是正常工作的开始。正常工作中,不通畅的呼吸,笨拙的防护装备,雾蒙蒙的防护眼镜,使的核酸检测工作较日常临床工作困难得多。但是,她们依然在坚持标准的生物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严格遵守SOP操作流程,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还记得有一次,在完成当天五六百份样本后,刚刚回家躺着准备休息,科主任又来紧急电话,“待检测标本10分钟后到实验室”,听着电话那头主任熟悉的声音,立刻打起精神,飞奔实验室,穿戴好“战袍”,进入“战斗”状态。那天工作完成,走出实验室,黄昏的路灯下,呼吸着被淅沥的小雨打湿的空气,想着终于可以回家休息,心中美美哒。有人问道,为什么选择冲在前面?“只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年轻也是资本……”
对于干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谭思维来说,不仅要下乡做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还要管理好骨伤科护理团队,以及外科党支部党建工作。为了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到各项工作,凡是有医疗保障任务时,她都要早早来到科室,查看危重患者的护理情况,向组长交代工作重点及不足,安排好科室工作后,再赶往义和卫生院做医疗保障工作。结束一天的医疗保障工作后,她再回到科室检查护理工作完成情况。
按照义和卫生院疫苗接种工作的安排,她负责预检、留观区的工作。如果在预检处,就要回答各种各样的病人提出的问题:“我高血压能不能打?”“我糖尿病能不能打?”“我对青霉素过敏,能不能打?”“我曾经脑梗塞能不能打……”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不知道要回答多少遍。经常还会遇到年纪大的老人,听力不好,交流起来困难,但她总是耐心、细心地跟他们解释,直到他们都听懂为止。接种疫苗后,要观察半小时,刚开始很多人民群众都不配合,打完疫苗就要回家。如果她负责留观区,就一个一个地跟他们解释,做大家的工作,让大家留观半小时后再离开。一天下来,她的嗓音都是沙哑的,但是面对群众的询问,她仍然耐心解释,仍然坚守在接种一线的岗位上,引导接种人群、巡视观察区、做健康宣教等。疫苗接种工作往往时间不确定,大家经常利用轮班休息时间,或周末时间来完成医疗保障工作,他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个周末未休息过了。每当有人问她是否辛苦时,她说:“接种新冠疫苗是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为尽快建立市民免疫屏障,我们辛苦点也是值得的。这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人前笑呵呵的谭思维,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爸妈都是70几岁的老人,在老家相互照顾,老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独立行走困难,他都没有时间接老爸到科室接受治疗。每每想到因为工作,疏于对父母的照顾,她都感到很愧疚。
医院神志病科夏贵勤同志对口负责龙潭中心卫生院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每天往返需3小时左右,镇上老幼妇孺居多,对国家新冠疫苗接种推广政策了解不清,又由于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上市疫苗,很多群众对接种疫苗持观望态度,接种疫苗的紧迫性不强,导致接种疫苗进度缓慢。夏贵勤同志作为医疗保障成员,在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同时,主动加入到了宣传解释工作中,采用 魏小莉是一名在职能后勤科室兢兢业业工作的普通职员,医院安排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疫苗接种任务时,她没有退缩,积极投入抗疫工作,经过短暂的工作交接后就全身心开始大规模疫苗接种任务。酷暑当头的8月,魏小莉每天早上都要为各个接种点配备接种物资、联系运送车辆和和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到达接种点连接设备设施,调试预防接种系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每天还会有很多群众前来咨询接种疫苗针次、各类疾病状况能否接种、渝康码接种情况查看等等问题,她用耐心的语气一一为他们解答,用真诚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克服担忧恐惧心理。每天都有不同社区、不同接种点的接种任务,露天场地、小区门口、各个诊所、超市入口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炎炎夏日,每天搬运物资、布置场地,汗水湿透衣衫又被热风吹干,因为要和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沟通,每天结束工作后,嗓子干哑,连话都说不出来,但她毫无怨言,坚持恪尽
职守。一日,在血站接种点,一名年轻人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头晕、四肢无力等情况,魏小莉和其他的医务人员立即暂停登记接种工作,全力为该受种者进行救治,经过现场专业医生判断,该受种者可能系未吃早餐而引发的低血糖反应,出于谨慎考虑,她还是联系救护医院,后经过追踪,该接种者并无大碍。每天重复的登记、询问、维持秩序工作虽然又忙又累,有时还不被理解,但她始终坚持用满腔热忱和实干初心为人民群众服务,以自己的微薄力量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
敦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排队等候”“最近有没有吃过药”“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接种后请留院观察半小时”……在新冠疫苗接种岗位上,敦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是女性工作者,她们每天要重复几百遍这样的话语,声音早已嘶哑。接种群众对于接种会有许多的问题,接种医务人员总是能够耐心地解答,她们已经好久没有完整地休过一天假,没有时间陪陪小孩,没有时间看望父母,她们在固定接种点坚守岗位,她们听从组织安排下居委进小区,她们开玩笑地说到每天要搬几次“家”,虽然很辛苦,但是她们比谁都清楚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要性,她们坚信此刻的付出是为了更好地筑起人群免疫屏障,是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应尽的神圣职责。
编辑:涪陵区文明办
来源:涪陵区妇联
——点下方进入《文明涪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