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新医大一附院由耳鼻喉科、小儿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组成的MDT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高频通气全麻下,小儿微创、精准化、可视内镜三级细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成为我院首例三级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这名年仅1岁2个月的患儿在无武汉及湖北相关人员接触史的情况下,出现不明原因咳嗽、咳痰、发热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医院就诊,保守治疗无效后经CT检查,考虑左下支气管异物伴肺炎。家长带着孩子急诊来到我院小儿重症医学科进一步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小儿重症医学科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主任医师应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左侧三级细支气管基底段白色异物,异物周围已被红色肉芽包裹,阻塞左侧下肺前下段肺小叶舒张,用异物钳无法夹取异物。
因为患儿年龄小、气管纤细,取出异物的过程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风险。经过详细会诊并和孩子家长沟通病情后,家长表示充分信任新医大一附院,愿意积极配合手术。
耳鼻喉科雍军主任医师、小儿重症医学科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主任医师以及麻醉科程虎主治医师等多科医护人员制定手术方案,决定将高频通气、可视内镜应用于手术中,为患儿施行了小儿微创、精准化、高频通气全麻下可视内镜三级细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科给予的高频通气麻醉,保证了支气管镜下给养,无需反复插拔支气管镜,为手术提供了时间和生命支持。手术成功取出三块不规则小骨片,术后患儿面色恢复红润,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状态良好。经住院观察后无碍后,几天即可出院,家长对全体参与治疗的医护人员表达了强烈的感激之情。
雍军主任医师介绍,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婴幼儿,是小儿最常见的意外事故。在儿科临床见到最多的是瓜子、果仁之类,多是由于家长不注意、不精心,在孩子活动区遗留一些细小东西,而孩子天性喜欢将一些玩具和小物品含在口中。多半婴幼儿后牙尚未萌出,咀嚼功能差,不易嚼碎较硬食物,经常吞咽整块食物;且婴幼儿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当孩子在哭、笑、吵闹时或躺在床上吃东西时,会厌软骨来不及将气管上方盖住,这些东西就容易误吸入气管里。大的异物阻塞气道、影响呼吸,造成身体缺氧,甚至发生窒息的危险;小的气管异物阻塞细支气管,引起肺炎,导致肺不张、肺气肿。有时孩子父母不在旁边,未能发现异物吸入,得了肺炎经抗炎治疗无效,就要用CT和支气管镜检查,确定是否有支气管异物。
供 稿:耳鼻喉科宿江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