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肺炎 > 儿童肺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第三单元细菌感染2伤寒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4 0:16:54

伤寒

病原学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性,内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

含有菌体O、鞭毛H、表面Vi抗原。在含胆汁培养基中生长更好。

流行病学

①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传染源。患者病后2~4周传染性最强;慢性带菌者(持续带菌超过3个月)是主要传染源。

②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③人群普遍易感。

④夏秋季高发。

病理

伤寒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

吞噬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结节”,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主要病变部位在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病理分期: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坏死→溃疡形成→溃疡愈合。

临床表现

典型伤寒:

(1)初期(侵袭期):第1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呈弛张热型,伴全身不适、乏力;

(2)极期:病程2~3周,持续高热,多为稽留热型。伴右下腹压痛、表情淡漠、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相对缓脉、肝脾大、玫瑰疹。此期极易出现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

(3)缓解期:第4周,本期仍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4)恢复期:第5周。

不典型伤寒:

①轻型:多见于儿童,病程短,症状轻。

②暴发型:起病急,病情重。中毒症状重,常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等;

③迁延型:热程长,可达5周以上;

④逍遥型:症状轻微,可照常工作。

⑤小儿伤寒:儿童患者病情轻,病程短,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⑥老年人伤寒: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持续时间长,常并发支气管肺炎、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再燃与复发:

①伤寒缓解期患者,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达到正常时,又再度升高,持续5~7日后退热,称再燃。

②患者进入恢复期,体温正常1~3周后,发热等临床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慢性带菌者:多为胆囊带菌。

并发症:肠出血(最常见)、肠穿孔(最严重)、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肺炎、胆囊炎等。

检查

①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或消失;

②肥达反应:“0”效价≥1:80,“H”效价≥1:,或者“O”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升高,才有诊断价值;

③细菌培养:

1)血培养:在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

2)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为高,且受病程及应用抗菌药的影响小;

3)粪便培养3~4周阳性率最高;

4)尿培养:早期为阴性,3~4周阳性率约为25%。

诊断

夏秋季节、接触史+伤寒面容、右下腹痛腹泻+玫瑰疹+可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肥达反应阳性+细菌培养阳性

鉴别诊断

①病毒感染:起病急,常伴有明显上呼吸道症状或肠道症状,多无玫瑰疹、相对缓脉等伤寒特征性表现;

②斑疹伤寒:起病急、脉搏快、明显头痛,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

③败血症:常有胆道、泌尿道、肠道等原发感染病灶,中性粒细胞常增高,血培养可分离相应致病菌。

④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合病史,胸部X线可见双肺分布均匀的粟粒样病灶。

⑤钩端螺旋体病: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特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⑥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贫血、出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抗菌药物无效。

治疗

(1)一般治疗:

①隔离与休息:消化道隔离;②护理:皮肤、口腔护理;③饮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糖、低脂肪的无渣饮食。

(2)对症治疗:

①高热: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

②便秘:低压灌肠,禁用泻药和高压灌肠;

③腹泻:收敛药,禁用鸦片制剂;

④腹胀:松节油、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

⑤激素应用:糖皮质激素。

(3)病原治疗:

①氟喹诺酮类: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阻碍DNA复制;

②头孢菌素类:适用于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

③氯霉素:少用;

④其他抗生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4)带菌者的治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治疗,疗程4~6周,伴有胆囊炎或胆石症者,可行胆囊切除术。

(5)并发症治疗:

①肠出血:卧床休息、禁食、镇静、止血;

②肠穿孔:禁食、胃肠减压、补液;

③中毒性心肌炎: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预防

①临床症状消失后,粪便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②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伤寒的关键措施;

③保护易感人群: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l/7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肺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