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孩子出现积食,不爱吃饭。
不仅如此,积食之后,孩子总是容易生病。
大部分的孩子生病都跟积食相关,或轻或重,或浅或深,由积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病痛,导致孩子免疫力受损,动不动就生病,甚至引发过敏性疾病等等。
因为积滞伤脾,而脾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脾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脾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消化吸收食物,并向五脏六腑输送营养,是人体能量的制造中心和运送枢纽。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说:“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诛邪遂生。”所以说,脾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
但是,孩子“脾常不足”,孩子脾的功能相对是较弱的。孩子是“纯阳之体”,生机勃勃,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非常旺盛和迫切。成人对脾的要求,就是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即可,但是孩子除了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还要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孩子脾的负担,实际上相对来说比成人更大。
但是孩子“五脏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壮”,脾胃机能稚嫩,功能薄弱。因此相比生长发育需求来说,孩子脾的能力就显得不够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脾常不足”。“脾常不足”,孩子就会经常积滞,积滞反过来就会进一步损伤脾胃,伤害孩子抵抗力的根本。所以调理孩子体质,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避免积滞,及时助消化。
脾的能力不足,一旦超负荷运转,没有办法消化吸收食物,就会形成积。
积食得不到消导,就在体内囤积堵塞。囤积堵塞的越来越多,脾越来越疲惫,营养、津液、气血都会被堵住不能流通,就形成了滞。营养、津液、气血无法运送到五脏六腑,那孩子不仅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还肯定是要生病的。
一般是由于吃东西不节制、喂养不当或者食用了难以消化的食物,造成食物停滞在肠胃,损伤脾胃形成的。
那宝宝积食有哪些表现呢?1.厌食
饭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顿饭需要很长的时间。
胃口不佳甚至厌食,食欲不振,有的宝宝还会伴随着精神不振。
2.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
这是因为小孩子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完成发育成熟,消化功能不好,积食可能直接导致宝宝腹胀、腹泻。
部分孩子的大便会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
判断:摸一摸宝宝的肚子,看看宝宝是不是有特别胀气的感觉。
3.免疫力低
长期积食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烦躁易哭、精神不好
宝宝吃太多,伤害到脾胃,导致胃肠疾患。可能导致宝宝难以入睡或者睡得不安宁,还有的宝宝会表现出入睡后大汗淋漓。
5.嘴唇变红
有的孩子积食,食物积滞化热,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此时就要怀疑是不是积食化热了。这个变化很容易察觉,家长们细心观察就好。
6.舌苔厚且白、面黄瘦弱、鼻翼两侧发青
孩子吃了多了积食,会出现鼻翼两侧发情、舌苔又厚又白,还可能会有口臭。
宝宝积食了该如何解决呢?通过饮食调节如果宝宝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饿一顿饱一顿,这样会打乱肠胃的生物钟,影响消化。
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饱。宝宝白天运动量大,吃东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动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过多过饱,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不要吃得太饱。
在中医上,有一个很好的食疗方,山楂六物膏,是以山楂、怀山药、鸡内金、麦芽、茯苓、大枣这些药食同源的材料,加上蜂蜜和冰糖熬制而成。
这几种材料不仅消食化积,还能辅助健脾,从内而外调养脾胃,让孩子脾胃好,吃饭香。
膏体微红,香味浓郁,闻一闻胃口大开,吃一口酸甜可口,让孩子不知不觉食欲大增,爱上吃饭。
12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可以食用,早上切几片面包,可以抹上山楂六物膏当作果酱,也可以舀上两勺冲水喝,酸酸甜甜,美味又营养。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