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
同时也进入了节气的坎,孩子对气候的变化十分敏锐。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咳嗽大军再次来袭...
咳咳咳咳,要是几天还没有好转,家长的心就跟着揪起来了。
孩子不会是得了肺炎吧???
肺炎是什么,什么是肺炎?
虽然大部分家长都觉得肺炎是个很可怕的疾病,但是却不能很好的解释清楚肺炎到底是个什么鬼。
西医说:
肺炎是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异物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衣原体、原虫性、真菌性和非感染病因这么几种类型。
中医更多认为:
肺炎是人体因寒因热等导致体内环境的变化,出现适宜肺炎病原体能够生存的环境,从而滋生病菌。
内因是孩子的脏腑娇嫩,五脏六腑还没有发育成熟,尤其是脾常不足、肺常不足。
肺脏功能差,就很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啊、咳嗽啊、肺炎啊等等这些肺系疾病。所以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外因是外感风寒,导致肺气闭塞。
天气气候变化,特别是由暖转凉的时候,孩子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风寒,出现肺气郁闭,
肺气无法宣降,就容易生病了。
说那么多肺炎形成的原因,其实想说明的就一点,咳嗽是不会咳成肺炎的!为什么?咳嗽是呼吸道感染或受到刺激的时候的正常反应,是人体的保护机制,,就像是一个排除污水的下水道。肺炎是一种疾病,是比较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就像是堵塞了下水道的那些大量垃圾。有一天,下水道向上浸水堵住了,是因为下水道自身排污功能导致的?还是因为那些垃圾导致的呢?普通咳嗽和肺炎咳嗽,怎么区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70-万
约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16%;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每15秒钟就会因肺炎而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
其实家长存在害怕孩子被肺炎侵袭的忧虑很正常了,但是肺炎的早期症状又通常和感冒类似。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在肺炎之初就判断出来,以便更早的调理呢?
1.数呼吸频率
患有肺炎的宝宝,大部分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剧烈咳嗽等症状。
这是普通的咳嗽、感冒不会出现的。
下列参考值来源WHO儿童急促性呼吸道感染防治原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小于2月龄的宝宝,呼吸频次数≥60次/分钟;
2月龄-1岁的宝宝,呼吸频次数≥50次/分钟;
1-5岁的宝宝,呼吸频次数≥40次/分钟;
5岁以上的宝宝,呼吸频次≥30次/分钟;
怎么数呢?
1)等孩子安静、退烧的时候数,因为孩子的呼吸频率会随着活动情况有所差异。
2)掀开孩子的衣服,通过看胸部的起伏来数,一起一伏算一次。
3)最好记完整的60秒来进行评估,准确率更高些。
如果孩子的呼吸次数超过了对应年龄的呼吸频率标准,就要警惕肺炎的可能性了。
2.定时测量体温
肺炎和感冒都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但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一般在3、5天后就会减轻甚至是自愈。
肺炎不同,孩子的体温会上升的很快,且一直会保持在38.5度以上高烧不退,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也容易反复。
发烧病程超过5天,或者一直出现反复,家长就一定要警惕,医院检查一下。
3.听“咕噜咕噜”的声音
去医院的时候医生一般的都会拿一个听诊器在孩子的胸腹部听诊,这其实就是在听孩子的呼吸音,医生可以以此作为一个是否感染的判断依据。
家长没有那么专业,可以直接贴在宝宝肺部的位置(如贴在前胸、后背都可以)听:比如说孩子的胸腹部没有杂音听着就是呼气和吸气的声音,就说明没有出现感染。
但伴随着孩子的呼吸会有“咕噜咕噜”像水烧开时冒泡泡的声音,那就说明孩子可能是有肺部的感染,家长一定要谨慎。
根据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在晚上宝宝睡着的时候,听的最清楚最明显。
这样其实只能听个大概但的确是一个初步判断宝宝有没有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4.看孩子的症状表现
普通感冒下的咳嗽,对孩子的饮食和睡眠的影响并不会太大,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精神状态也是不错的。
肺炎不同,饮食减退、厌食、烦躁不安、嗜睡但易醒,入睡后呼吸困难都是重要的表现。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不会那么明显,有时候也不会出现咳嗽,所以家长需要注意,一旦新生儿突然出现呛奶、拒奶、呕吐、口吐泡泡、异常烦躁不安等,最好让医生确诊一下。
肺炎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只要宝宝得到恰当的调理,都是可以康复的,所以家长们不用太担心。
其实,只要能正确的判断出肺炎,并给予孩子恰当的调理,肺炎是完全可以康复的,家长们不用太过担心了。
如果孩子已经生病,就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保暖,要比平时多穿一些。
饮食要清淡,也尽量别吃太油腻、寒凉的食物给孩子补充营养了,同时还要把握孩子的情绪和注意休息。
日常生活中,一直有脾胃虚弱、体质比较差的孩子,或更容易被肺炎侵袭。
所以在孩子生病康复之后,一定要及时呵护孩子的脾胃,养好孩子的体质才能让肺炎没有可乘之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