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肺炎 > 小儿肺炎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萌仔儿童自揉腹仪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2 15:22:14

我们给小儿揉腹可以有效的预防积食

什么是积食呢?

所谓积食,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超过了孩子脾胃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低下,在中医叫做积食。

这需要先给大家讲一下脾。实际上,中医的脾跟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参与生产淋巴细胞。

中医的脾包括西医的脾和胰两个脏器,但是其功能还远远大于此。它还包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生血,统血,统水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中医的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什么是运化食物呢?就是把这些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输送。这种输送有两个方面。运化。

运和化不是一回事

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

食物进来首先进入的是胃,胃是管什么呢?胃是管受纳的,我们吃进东西,胃负责接受,胃好比收发室。胃把东西接收完以后做初步的处理,把完整的食物变成易于分解的小块,把食物给分解了,不再是一块一块豆腐,不再是一棵一棵青菜,而是成为糜状的东西了。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消化”的“消”的部分。这个时候食物还是食物,只不过被拆分了。

接下来轮到脾工作了,脾干嘛呢?脾要把食物先化掉,食物本身并不是我们身体能够吸收的物质,比如白菜我们没法儿直接吸收,但是我们的脾可以把它给“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化”,这是脾的功能。

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消化”这个词,其实是包含着两个含义,不一样。

“消”是磨啊,是拆分,物质还是原来那个;“化”就是把它变成能够吸收的东西。

为什么叫“脾主运化”呢?因为“化”之后,还有“运”。当脾把食物给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之后,脾还负责把它送往全身各处。

其中,食物化成一些好的东西叫精微物质,其中清轻的物质往上走,向上输送到心肺,成为气血化生的来源;另外一方面是输送到全身,濡养四肢百骸。有一些重浊的物质向下走,其中糟粕会被排出体外。

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

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所以我们不能给孩子一次性吃太多。

比如说那种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如果大量吃下去,吃完很容易就病,所以总有家长说,昨天孩子开生日晚会,剩下的一半蛋糕都给吃了,今天就开始哮喘。

所以,积食的孩子特别多。

那么什么是积食呢?积食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

举个例子来形容什么是积食?如果我们把电脑里面的文件都打开,我们同时打开几个没有问题,当我们让一千多个程序同时运转的时候,电脑就会死机了,这种死机就和积食一样。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多样的,适量的,没有问题。当我们吃同一种东西,吃得非常多的时候,超出了我们脾的运化能力,结果就导致脾的“死机”了,这就是积食,也叫食积。

积食也会大致有分类:

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积在胃部更多,因为胃不能受纳了;

有的孩子却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这往往积在脾更多,脾无力运化了,身体没有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报告司令部说需要吃更多的东西,这样司令部发出指令,要吃跟多的东西,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就会出现完谷不化。

积食还会分出寒热:

如果孩子的身体偏于阴虚,那么积食以后,积滞容易化热,导致湿热积滞为患;如果孩子素体阳虚,则积食很容易伤到脾阳,导致孩子的阳气不足,形寒肢冷,这样的情况一般比较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积食还分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的是积滞的食物还在,这往往是刚刚吃的,是急症,比如孩子吃喜欢吃的奶油蛋糕吃多了,第二天就发烧,此时是有形的积食,只需要把积滞清掉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这往往是慢性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此时可能具体的食物有可能不多了,这叫脾虚夹积,还有点有形的物质。

有的时候是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是脾胃却依然无法正常运行,这种孩子正气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反复外感,这种情况就是“无形之积”了。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喂养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的营养障碍。

那么积食就是有食物积存在脾胃里面吗?

答案是:不一定!

积食是分成两个阶段的,在刚刚积食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积在胃里,是有过多的食物积存的,比如孩子刚刚连着吃了几次大鸡腿,有连着吃了红烧排骨,结果吃多了,出现急性的积食情况,此时孩子的肚子会膨闷胀饱,孩子会胃口下降,大便会出现臭鸡蛋的味道,嘴里会有臭味,舌苔会变得厚腻。

因为此时脾胃受伤了,也会导致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问题,比如呼吸系统。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脾胃是肺的母亲,其实,这是古人用这样简单的方式,在讲述这样一个道理:脾胃受伤了,会导致呼吸系统的紊乱。

所以,孩子在这样的状态的时候,特别容易患外感,外邪很容易就会入侵。比如,孩子外感发烧了,中医儿科一般会看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厚腻,立刻会用消食导滞的焦三仙等中药,然后孩子的身体会立竿见影地恢复。

那么积食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开始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的变厚的圆圈,这都显示孩子可能出现积食了。

同时,孩子的嘴里开始有味了,有的家长会敏感地闻到孩子口中的异味,这就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口中异味,有的孩子还会嗳气,反出酸腐的味道,严重的还会呕吐。这就是有积食了。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大便的味道特别臭的情况,会有酸腐的味道,古人形容“臭如败卵”,这也是症状之一。

在治疗小儿咳嗽、发热、肺炎、感冒、腹泻时,通常会加入焦三仙、莱菔子等消积化滞药物。为什么呢?现在的孩子营养好、吃得多,通常都有食积的症状。

在小儿疾病方面,食积生百病,百病以“积”为因,为本。如果孩子吃得过多,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腐熟和运化功能,未消化的食物就会积滞,腐败,产生内热,中医上叫“积食郁热”。

简单的说,就是吃的食物过多,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在胃肠道堆积、腐败、发酵,相当于在肠胃中“堆肥”,生热,影响周围脏腑功能,导致小儿各种疾病,给孩子和家长意带来想不到的问题。

(1)食积与咳嗽

中医有句话“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食积会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出现水液代谢障碍,聚而成痰,需要从肺排出,肺气上逆,导致咳嗽。

《医学入门》:“食咳因积食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

(2)食积与发热

食物不能消化,堆积于胃肠道,食积时间长了,会腐败、发酵,在肠胃中“堆肥”,堆肥化热,热蒸于内,体表的温度就会上升。

孩子有口臭,大便酸臭、甚至臭如败卵,手心常有汗。

(3)食积与肺炎

临床上有很多小孩肺炎反复发作,也和食积有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食积损伤脾胃运化→脾虚生痰→贮痰于肺→痰阻气道→痰郁化热→肺炎高热。

第二,见咳止咳。在肺炎后期,往往咳嗽痰多的症状比较突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咳嗽会把肺给咳坏,只要把咳嗽止住就好”,盲目使用止咳药、镇咳药导致痰液不能咳出,留置于肺,稍有风吹寒袭,再次发为肺炎。

痰作为病理产物,贯穿于小儿肺炎发病的全过程,健脾化痰是预防和治疗肺炎的关键治法。

(4)食积与反复感冒

食积会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食物不能消化,堆积于胃肠道,“旧谷不去、新谷不纳”,不能推陈致新,小儿出现饮食不振,脾胃虚弱,新的营养物质摄入减少,脾胃吸收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抵抗力变差,免疫力底下,容易出现感冒。

食积发热,积滞的食物在肠胃中“堆肥”,出现内热,内热蒸腾,皮肤毛孔开放,容易感受风寒,出现反复感冒。

(5)食积与腹泻

食积胃肠,阻滞肠胃正常升降,导致胃气不降、脾不升清,出现腹胀痛、泻下酸臭粪便,食积不去,腹泻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食积腹泻不能盲目止泻,要“通因通用”,“以通治通”,要消食导滞攻下,把胃肠中积滞去除,腹泻自止。

(6)食积与便秘

食物g积滞肠腑,肠道蠕动减慢,积久化热,水分被肠道吸收,大便干结,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出现大便秘结不通。

(7)食积与贫血

古代儿科专著《幼科发挥》说:“太饱伤脾”,意思是说“小儿吃的太饱,会损伤脾的运化功能”。

脾具有把饮食物转化为精微,将精微运送至全身,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称之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食积损伤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虚,气血化生不足,又加之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食积日久,很容易出现血虚,贫血。

(8)食积与夜啼

《黄帝内经》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食滞于中焦脾胃,胃气不和,肚子胀满、甚至胀痛,睡眠必定不好,辗转反侧,睡眠不安;食积化热,小儿心烦,容易哭闹不安,出现夜啼。

中国的饮食习惯提倡:“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就是说要以谷物为主食,肉类、蔬菜、水果为副食。现在很多家长把副食提拔为主食,吃太多的肉类、水果,肯定容易食积,食积影响脾胃消化吸收,食积容易生内热,出现反复感冒发热,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进而导致各种疾病。

现代孩子积食常有,除了日常要饮食有节、饮食结构合理之外,学会如何在家护理和处理孩子积食问题,非常重要,处理得当,可以避免引发孩子的很多疾病问题。

平时孩子容易积食的,可以给孩子每天艾灸或者揉腹10分钟,效果超级好。

揉腹的好处↓

1:养护脾胃和肠道

2:预防积食和便秘

3:提高食欲、助长身体

4:疏通经络、促进循环

5: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儿童自动揉腹仪

?儿童自动揉腹仪使用好评反馈

老人言,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拒绝过度喂养!不管是哪一种脾虚导致积食,咳嗽,发烧,只要坚持给孩子揉腹,保持肠道通畅,配合合理的饮食扶正,都能慢慢的改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com/fyzmz/10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肺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